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佛典故事:傲慢與嫉妒 Pride and Jealousy


在種姓制度掛帥的時代,一如所有以階級位置分化人類族群的時代,人們為社會位置產生各種心念。或為此驕慢自大、自卑不安,或競爭比較、內鬥分化,二六時中分別自他,妄念紛飛,無半時片刻幸福平靜。

薩遮尼犍身為旗下擁有五百個入室弟子的婆羅門種姓大長老,才華、智慧、知識、學問、口才、威望公推全國第一。社會肯定帶來社會名利,社會名利長養薩遮尼犍無有上限的驕慢心理:「啊,我是本國最上等的人了!世上還有誰比得過我?」此外,自我感覺超好的他出入總以鐵衣覆蓋肥大的肚子,讓人們十分好奇:「大師啊,長老啊,您肚子上為什麼要不分四季圍一件厚鐵衣啊?」「啊,這個?」他往往表現得漫不經心:「我怕我一肚子知識學問滿到溢出來啊!哈!哈!哈!」

不過,全國第一的崇高地位維持前半生卻守不了下半生,步入老年的薩遮尼犍終於遇上了對手:王子出家即身成佛的釋迦牟尼佛。聽說,佛道行高深、智慧明達,慈悲喜捨、度化無數,在地方上佳評如潮,廣受愛戴。薩遮尼犍覺得自己全國第一的威望寶座大受威脅,非常嫉妒,日夜心神不寧,甚至失眠。「徒弟們!據說瞿曇出家當沙門又自號為佛,我們應該要以高深的學問知識質問他,讓他心悸神亂不知道應該如何回答!」

為此,薩遮尼犍師生一行幾百人高調登門踢館,來到祇洹精舍門外。遠遠看見佛陀全身散發日光般明亮的光芒,讓他不禁打從內心升起又歡喜又恐懼的複雜感受,忍不住上前頂禮。

佛陀:「請就座。」

薩遮尼犍:「道是什麼?智是什麼?長老是什麼?端正是什麼?沙門是什麼?比丘是什麼?仁明是什麼?有道是什麼?奉戒是什麼?若您有辦法全部解答的話,在下願意當您的弟子!」

佛陀:「經常心懷慈悲、勤奮好學、正心誠意、如說而行、以智慧為寶就是「道」。有智慧的人不必辯論,心無恐懼憂畏、安守善法就是「智慧」。「長老」二字不是指年紀大或外形成熟、髮白面皺這些表相而已;心懷真諦法度,性情調順、慈悲、仁愛、清明、通達、品格高潔才堪稱「長老」。「端正」的定義不是單純指貌美如花、虛有其表、言行不一。不貪心,不嫉妒,不虛飾,捨棄惡劣習氣、拔除無明根本、智慧純正、遠離瞋恚才是「端正」。沙門不一定要剃除鬚髮,妄語、貪取、嗜欲與凡人何異?有能力止惡行善、弘揚正道、息心滅意才是「沙門」。「比丘」不是指乞食維生卻妄為邪行、貪求名聞利養而已;要能捨罪業、修梵行、身心淨、智慧明、破惡法才稱得上是「比丘」。「仁明」不是指口是心非、表裏不一的偽善,是指心安住無為法,清淨虛明,自他寂滅。「有道」不是只救濟一命一物,要普濟天下、一切無損無害。奉法的人不必多言多說,縱使聽聞的道理很少,只要依教奉行、守道不忘就堪為「奉法」的表率!」

薩遮尼犍一行師生聽到這裏全都心有所悟,當下揚棄先前貢高我慢的自大心態,集體出家。出家後,獨有薩遮尼犍一個人發菩薩心修大乘法,其餘五百個弟子全部身證阿羅漢道。


原典出處:《法句譬喻經 奉持品》


-修行筆記-

階級制度一直是人類社會病根所在。雖然誕生於上古王權時代的各大宗教祭出不同教義系統合理化階級權力架構分層的社會現實(例如:佛教以因緣果報、緣起性空、如幻業識等詮釋萬有法相、輪迴事實、人生禍福等教化眾生安忍業報並隨遇而安),除了教主本身在生前致力於消泯階級分化衍生的實質不平等待遇(例如:佛陀在印度種姓社會中無分別接納來自各種不同種姓身份的弟子)以外,大量受社會制約掌控的後期弟子還是以隨俗強化階級分野為主流。

有權力、財富、名位的分別就有階級高下之分。自認為位階上流者對位階下流者為此產生驕慢之心,視社會條件不如自己、社會處境相對低劣、文化屬性傾向弱勢方的他者為「賤民」。歧視與霸凌、剝削與戰亂、種族屠殺與種族清洗往往從一念社會地位上的自他分別開始:初初只是貴自賤他,規模擴展放大為歧視文化,終至分化社會、放大為全球性的人類自相殘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