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Happy 2011!


Dear Readers and Followers,

Happy 2011, Amitofu!

At the end of 2010, let's see what happend...

People from 45 countries have visited this blog.

126 followers from FB and 10 followers from Google.

Being the 7th blog in NetworkedBlogs: Buddhism.

Being the 5th blog in NetworkedBlogs: Zen.

Being none of the TOP 50 NetworkedBlogs: Religion.

[More than 186 followers will be needed... WOW, Amitofu!]

Most visits are from those places:

01 Taiwan 5881
                                 02 US 767
03 Malaysia 615
                                 04 Hong Kong 105
05 Singapore 97
                                 06 Denmark 83
07 China 43
                                 08 Canada 32
09 Indonesia 30
                                 10 Australia 25

Happy 2011, we are zen brothers and sisters!

We are the happy peaceful zen world!

Cloud Water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捷運內衣廣告 Underwear Ads in MRT


活到這麼老了,若你問我,人間最嚴重的「置入性行銷」為何?我的答案是:女體。不論翻開哪類媒體書刊、走在大街小巷、從視覺到文字,處處都高比例、放大地、明顯地行銷女體。哪一個國家都一樣;哪一個區域都一樣;哪一個人種都一樣;對於女體所象徵的「女色」,乃此人間最大的執迷與無明。

從小到大,被一路置入性行銷慣了,人們看衣著全無或衣裝極少的女體早已看到麻木,也同樣當成天經地義,誤以為女體就是被人娛樂的;就是光光兒的、脫光屁股拿來看、露這露那的、動作眼神妖裏媚氣的、拿來品頭論足的客體。所謂欲界,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兒?欲界實在沒什麼格調品味,低俗得很。

過,假如您長期當僧眾,長期活在「女體置入性行銷廣告網」之外,忽然在捷運車廂裏一抬眼,看見頭頂上方放大又加長的女性內衣廣告時,心境上、體會上、反應上就大大不同了。真是好大一張,模特兒只穿一組花花內衣,姿勢是躺著的,頭髮是長的。她讓我想起了她。

一具同樣躺著,從活到死,赤裸橫陳的女體。那是某個家庭的老奶奶。老奶奶在生死邊緣,雖有居士們在助念,她的子孫輩由於平常沒有學佛薰修,在一旁忍不住邊念佛、邊哭泣。等一斷氣,護士一宣布不治,記下死亡時間,子孫們就忽然慌忙群起為老奶奶脫衣淨身擦拭更衣(人體,除非平常有修行功夫,或臨終前已極少進食,一般而言,一斷了氣,四大皆分散,括約肌一鬆弛,大小便就會失禁流出。所以在處理後事上,依民間信仰習俗,子孫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先清潔全身、而後換上壽衣;並不太遵行至少八小時內臨終助念、完全不動亡者遺體的佛教方式。)

老奶奶的遺體,就如此在眾目睽睽下,被子孫們脫光而赤裸了。那幾分鐘內,她的產門,剛好正對著一家子子子孫孫及助念大眾的方向,誰都看得一清二楚。世間人眼中,象徵情慾與生殖的女體,死到臨頭,就是這樣:從產門出生的子子孫孫們,全家圍繞悲傷哭泣。情慾,最後都是生離死別的淚水與痛苦結尾,沒有任何人例外。生,就註定死;身體是生滅無常有為法,這一點,同樣沒有任何人例外。一具服從社會俗知俗見而欲愛生殖的女體,走完生、老、病、死後,赤裸著,一如她當初;橫躺著,也一如她當初。一具女屍,就這樣任人們翻來翻去、擦拭擺佈、再手忙腳亂地套上衣服。

在捷運車廂裏,頭頂上放大的女體內衣廣告,就這樣一路伴我回憶那具女屍與助念佛號。在人間欲界,性與生正相關;生與死正相關;推論下來,可知死與性亦正相關。這個,才是最終極的貼身衣物,穿在每具人體一生的生命歷程:性-生-死。或者,改成佛教名相:欲愛色愛-生死根本。

滿車廂的人,當然很少人會因為到處可見、一抬頭就是的放大女體內衣廣告,而思惟女屍。靜靜地注視著一張張被人類幾千年當娛樂客體的女體圖像,我想起人類社會刻意的「死亡區隔」。一般人除了親人或家人以外,並不太參與亡者送終的過程;連喪禮也只是遠遠瞻仰遺相與棺木,對於死亡的人體,親自觀察體會的機會極少。明明死亡是件每天大量發生的事件,卻由於人類社會刻意將亡者處理程序排除在日常生活運作之外,一般人對於自己或他人的色身早晚就是屍身的體認,通常也不深刻。

現代社會,刻意放大了身體的性與生,但同時刻意隱瞞身體的死;因此,雖然限制級或不限制級的各類女體陳示,與橫陳等死的女人或已死的女屍之間,身體外貌沒差多少(事實上根本只差了一口氣,肚子裏更同樣是大便、小便、血液體液寄生蟲一大堆),出於長期社會文化制約,大量又過量的女體置入性行銷,通常只會引起無明凡夫身理、心理上的欲望反應。事實上,躺在床上等死的具具女屍,那光景,也不過是那麼一回事兒。差不多,坦白告訴你。

或許,對於性犯罪行為人,除了電子腳鐐以外,請他們當終身葬儀服務義工(終身役),為無量往生女體或男體等諸位亡者,付出免費清潔與搬運服務,同時薰修不淨觀法門,以補正現代社會刻意形塑出來的文化制約漏洞,讓他們實際臨場體驗在人生真相當中,被社會長期低調隱瞞的這一部分--死的人體,也就是所謂的屍體--並且,從死亡與屍身,學會降伏累劫淫習與惡行,調整他們對「身體」在認知上偏差的心態與行為,也是另一條路?

一個社會,如果性犯罪已經處理到忙不完,已經代代出性犯罪或虐童性變態,已經沒能力百分之百保障大量女性、男性、兒少的人身安全,連一個生活上保障人人完全免於性犯罪的基本人權都做不到了,麻煩請媒體們檢討自律,停止這類「女體置入性行銷」吧。每天每天看這些、買這些、追逐這些的都不是聖人,而是有情欲的凡人;也就是潛在的性犯罪行為人,遇緣則發。他們的性犯罪,媒體要背因果,也都有共業。

假如媒體那麼熱愛女體廣告及清涼照的話,媒體人不如集體組成公司助念團,長期盡社會公益責任,參與助念,仔細觀察女體在人生最後階段的真實模樣。或許,這才能幫助媒體人打破社會文化制約,反省自從發明大眾傳播以來,無可救藥的女體/性行銷文化。

100 Years of Blue


No, what I wanna tell you is
The white rose in the garden 
Not this blue one
Not this one

100 years of blue
Happy 100 years of blue
A birthday so blue, so blue...
Bluer and bluer, deep and happy

Oh roses could be so pretty
No, what I wanna say is
The red one in another garden
And roses never give a damn to politics...

Did you promise me?
A rose garden
100 years of amazing roses
100 years of beauty

Call it anything if you like
As long as it's pretty
As long as it's free
As beautiful as 100 years could be

No, what I really wanna tell you is...
 
Their blood made the red roses
Their hearts made the white ones
Their memories merged into the sky
They worked so hard
To give us a right to dream
A right to dream

No, what I really wanna tell you is...

In the birthday morning of the roses
Be peaceful
Be grateful
Be happy 
Be free

Cause roses are pretty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Religious Saleswoman in Taiwan(聖經推銷員記事)


許多年前,在台灣鄉下地方,一位太太主動步入佛寺來推銷聖經。她極希望能送法師聖經;也告訴法師她參加的聖經讀書會的特性:

他們全都是在家俗人。他們不認同也不接觸任何教會及神職人員。他們認為可以直接與上帝溝通。他們引經據典,重點就是聖經經文有為飲酒、食肉、戀愛家庭婚姻兩性關係生小孩等等背書。……談到後來,上帝愈來愈不像是這場宗教行銷的重點;批評完傳統教會之後,她的主打賣點其實是「婚姻」與「生育」。若將聖經經文相關討論抽開,剩下的語言碎片差不多就像一個台灣傳統媒婆在勸未婚女子去找男人,或是一個親切歐巴桑在鼓勵人客買五花肉。說了一堆,她笑咪咪的,就是想告訴我兩件大事:「可以吃肉。可以有性伴侶。聖經說的。」

(畜牧業搞到成為全球溫室效應主兇,是否聖經長期鼓勵信徒大量吃肉也要背因果?……那麼多政商名流影星一輩子上教堂、讀聖經,為何又一大堆緋聞外遇鬧離婚?……本身拒絕任何教會神職人員的教徒,難道自以為用俗人不持戒之身來傳教會更有用?……要是光講肉食或性欲這類食色性也的生活豁免權,信其他宗教也都可以,又何必非選擇基督教不可?若說酒、肉、戀愛結婚性行為,就算一輩子什麼都不信,無神論、無信仰,光是主張基本人權也可以如此隨俗度日,又何必信基督教?)

聖經,被她一推銷,完全喪失了神聖的成份,支離破碎,散成酒肉愛欲宗教學。於是,我忽然憶起,基督教在分裂為一千多個大大小小教會流派之後,晚近又出現不少異端新教派的史實。我請問她,他們是否有原文版聖經?--不同教派之間,聖經經文版本也不同;增刪修補各有千秋。我想確定一下,她參加的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新教派?她們那一派,又自創了哪一版的聖經呢?

等英文版拿來,一翻才發現,那個新興流派竟主要發源自日本(也就是那個大家都知道,有部分和尚食葷娶妻,寺廟住持之位可以傳給兒子、孫子……,寺廟當成家族事業代代父子相傳的日本),短短沒幾年,竟也在全球幾十國弄了一堆讀經會聚點,聯絡處密密麻麻印兩頁。

後來,她又一而再、再而三要來,力邀法師去參加他們的讀經會。看她如此執迷不悟,也只好講清楚、說明白、直接了當拒絕,才終於讓她停止主動上門來傳教。那段期間,對於傳統宗教的沿革與發展,思惟了很多。當一部傳統宗教信仰的教典,在晚期只淪為一群俗人信徒反對持戒、反對正統神職人員、鼓吹世俗酒肉愛欲淫色的藉口,修與不修、信與不信沒什麼差別時,那宗教恐怕已步入末代衰退期了。

最近,類似的俗人聖經推銷員又來了--她們並不知道,多年應付聖經推銷員之後,人都會從經驗中學會速戰速決、真心直說、切入重點,讓對方來一次就搞清楚狀況:別異想天開以為賣聖經、賣婚姻、賣酒肉淫色也能賣給出家眾--別再死纏爛打總不休。

關於聖經--給愛行銷的你


相信他,不如學他--何不學上帝?

出於台灣的歷史政治背景,聖經向來很普及,教友也很多。聖經,從十幾歲到三十幾歲,為了常識,或者為了比較宗教研究與交流,中文版與英文版都讀過了,當然也讀不只一次。後來,更找近代宗教學原文書來讀--面對一個常常會有部分派系偏激世俗信徒,會主動上門找出家眾傳教的信仰(尤其是台灣人不知人際分寸、不懂宗教自由尺度、不尊重個人人生選擇的強勢傳教--很愛找僧眾推銷聖經的部分反教會俗人派別,更是如此。奇特的是,這些愛拿聖經經文來亂傳教的台灣人,多半是本身情愛生活未脫的俗人。他們有個特色:他們很厭惡神父、神母等清淨的神職人員。跟他們談神職人員的話,他們會起大瞋心),若不知己知彼,根本無從應付。

聖經的事,個人並不專業。若想向專業者請益,請親自找神父、神母、或牧師朋友等專業神職人員們,最好親自問問歐美當地的神職人員或教友--畢竟,台灣比起歐美當地,在教會資訊與信仰發展上落後太多--歐美部分教會為了宗教考古研究及愛地球、愛人類,都已經推廣素食至少十多年了,結果台灣本土一大堆落伍的信徒還在到處推廣吃肉。美國的神父與法師都已經可以多年聯手合辦素食禪修營了,台灣本土這些搞不清狀況的俗人們竟還在找法師勸改宗信上帝。美國連修女博士都寫比較宗教學著作,承認耶和華是上古多神信仰之中被「選出來」、「以後規定宣稱為唯一真神」的戰神,台灣教友還在死傳一神教、反偶像,對其本身信仰的宗教政治歷史脈絡完全一無所知。

(這是鎖國後遺症嗎?或只是很單純地落伍跟不上時代?)

切記:切莫去找還在酒色財氣裏打滾的俗人。若您覺得少數神職人員曾有爆料鬧醜聞,因此不可信任的話,相對上,每天連續過情愛酒肉名利生活、從來不持梵行戒的一般世俗教徒,對聖經的詮釋更加不可信任。個人才疏學淺,只從幾十年斷斷續續的聖經比較研讀當中,確定一件事:

上帝(梵天)本身沒娶過老婆、不交女朋友或男朋友,從來不需要情愛相纏的生活。他既不用追逐名利地位,更無庸吃肉飲酒。神聖天國裏,與酒、肉、財、色這四件凡人喜愛的人間欲事,向來了不相涉。若您自覺是位有福的義人,也正在排隊等著上天國,對出離六道輪迴尚完全不感興趣的話,不妨暫且先虛心學習上帝(梵天)行梵行:戒酒肉、戒色、戒欲。祝您平安喜樂、離苦得樂、起正知見、清淨解脫。

阿彌陀佛!

下次請別再來跟出家眾行銷什麼「夫妻間的性很美好,是上帝的祝福」之類的,或一直教出家眾要多讀聖經。若性很美好,上帝早就自己去娶個老婆過性生活,犯不著當個獨身上帝或單身爸爸;若性是種祝福,上帝早就祝福他自己親自行房生神子神孫了,也犯不著另外弄出亞當夏娃(假設所有人類的祖先真的總共只有他們兩個人的話,意思就是,人類後代都是「近親交配」出生的,世世代代都亂倫,一路亂倫發展到人口爆炸--這種近親交配人口學,實在看不出來有哪裏美好)。那樣的知見或聖經詮釋,是有愛有欲的人類自己為了替性生活辯解,才去發明出來的;不是從梵天的立場講出來的--在因地上沒持守梵行的人,果報上根本不可能升上梵天去。

再次阿彌陀佛!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等一下!留住流浪教師!


好難得,台灣教師人力空前足夠,請留步!

說到教育,我當然是個大外行:既非科班教育系所出身,亦未拿過任何官方教師資格,也沒站上任何學術殿堂的講台正式授過課。一個大外行,會講講教育的事,其實是因為接過幾通來自愛心老師們的電話:

有的是低聲下氣來請師父們贊助小朋友組團出國比賽的旅費開銷,因為校方撥不出預算,老師心疼小孩,想成就他們小小心靈的夢想與努力,只好自力救濟。有的更是以如父似母的聲調,求師父們贊助營養午餐費,免得小孩子們餓肚子。有的是客氣請問去年贊助的清寒獎學金,今年還有沒有?有的……

教師,從來不是只能教學問、知識、技能,幫學生安住將來的求職飯碗而已。教師對學生的比例上多於過往,不正是調整教育界生態的好時機?行政、研究與教學工作比例,可調。升學相關課程與校園犯罪、暴力或霸凌防制的比例,可調。對於學生學業、人格、身心健康、家庭狀況、交友狀況、打工狀況的關懷與指導比例,可調。教師在校內的教職工作及與校外當地社區的合作互動比例,可調。

台灣社會,向來不少有愛心、有理想的老師們。不妨先留住流浪教師,還給教師們完整「傳道」、「授業」、「解惑」天職的發揮空間。別再像從前,空讓老師們長期拼模擬考卷、升學比數、名次排名、名校金榜,焦點光放在升學,拼到長期誤導民間觀念,以為講台上教師一個人對一班四五十個小孩,所有教育職涯目標只是想方設法一路拼考戰、把小朋友送上台大、政大、清大、某某大……罷了。

社會才一少子化,算一算教師學生人口比,民間長期把學校當補習班、學店,只會賣文憑或榜單而已的錯誤功利觀念沒改,會計報表算一算,就誤以為教師太多,非裁不可。少子化,大家一下子覺得老師過剩了,就要「裁員」;這未免也裁得太早、裁得太快。

事實上,這是台灣社會好不容易第一次擁有了「人數足夠的教師群」。過去升學主義強勢主導教育界,華人教師的三大基本社會功能「傳道」、「授業」、「解惑」,被焦點集中在「授業」一項,其他兩項重點,雖與學生一生的人格養成、生涯發展、人生品質正相關,反而長期被次等化了。台灣幾十年來(半世紀以上了,或許?)暴力、色情、毒品、幫派介入校園或學生失學中輟的問題,民間誰不知道?難得有了充分的教師人數以供人事佈局--何不讓人力充足的新生代教師們,一起留在校園努力、調整、改良、淨化看看?

難得教師人力足夠,能釋放教職員人力到過往「狹小升學主義方向」以外的「重要人生課程面向」,是少子化世代孩子們的福報。當老師們人力足夠,對學生能全方位、多方面關懷與指導,又不會讓教師本身工時太長、過勞又不加薪時(這個工時太長、過勞又不加薪,還得二十四小時開機讓校長、同事、學生隨時找得到人,又是另一個老問題),祝福日後的孩子們再也不用像我們當年,家長和小孩都怕上學是上「流氓學校」、「毒品學校」、「墮胎學校」、「霸凌學校」、「幫派分公司學校」……,家長再也不用一天到晚算計這個那個、掛戶口弄學區,或塞紅包換私立名校學籍。

祝福小朋友,上學快樂。祝福孩子們一生只有一次的全職小書生生涯,有免於恐懼的幸福與自由。孩子們,祝福你們從童年開始,就充分享有基本人權保障。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啊!化妝阿婆!

非笑話

台灣,真的需要將宗教通識課程,謹慎地編排、加入正規學校教育。這麼說,不是為了各大傳統宗教;那些傳統教義反而很好查資料、論文、海內外各類著作。這個建議,是為了台灣民間有大大小小幾千、幾萬個自創私人小教派、家庭小神壇、作法小鬼壇、算命降神通靈請鬼催眠運氣練功改運自創教等等各類怪招。或者,就為了走在台灣街上,你常常會有機會遇見這種「化妝阿婆」--

她們通常都老了,約莫六七十歲,早已與美貌完全沾不上邊。不過,她們不想對老醜的事實認輸;臉上通常畫著極沒美感的濃妝,塗著鮮紅的口紅,從指甲油與香水味中,透出掩不住的老人體味,身上穿著花花的、有些俗又有力、在老人圈裏算頂級愛美的女裝。她們的話,竟都驚人的雷同:

一、喲,師父,你好年輕,這麼年輕出家不簡單!

(可能阿婆老了,視力不佳,常誤以為師父未成年)

二、你的手皮膚好好;修得很好!

(問題依然可能是老花眼,視力不良)

三、我呢,是某某道的,我也在度人……

(一講,都是名不見經傳的怪名字,聽都沒聽過)

四、那是我丈夫/信徒啦!

(順著她的眼光看去,你會看見一個無可奈何、欲言又止的老阿公。老阿公用眼神看看你:不好意思的、羞澀的、有點受不了的眼神。你再看回來,他苦苦忍耐一輩子的女人,正笑笑準備講個大重點--)

五、我們不輸出家眾!

(啊?我有跟妳比什麼宗教趣味大競賽嗎?什麼跟什麼?)

「我們不輸出家眾!」此話一出,那身旁的老阿公更受不了,直接邊向法師用力使眼色,一邊使勁勸老太婆回家:「好啦、好啦、麥擱講啦……師父哦,歹謝!……好啦、好啦、叫妳別再講……歹謝,再見啊!」通常,這位化妝阿婆正講到興頭上,口中還什麼句子要一下子全吐光呢,就被老阿公半勸半拉、說好說歹地動手拖回家。

最精采的是,化妝阿婆到最後,邊被老阿公拖著走,還會邊十分捨不得地回首再望望你,笑吟吟的,揮揮小手,非常女人味地道別。想像一下,楊貴妃若活到七老八十,再濃妝回眸一笑,擠出滿臉慈祥的皺紋的話,差不多就是那樣子:回眸一笑百媚生。--不,該說是百皺生。然後,再想像一下,旁邊那個悔不當初娶了她的皇帝老公,一個勁兒使盡吃奶力氣想拖她回家,想禁止她繼續亂講話,一臉又好氣又好笑的表情。

目送這對寶貝老人家菩薩離去的身影,我真是慶幸當初果斷決定出了家。

這個「宗教通識課程」,看來,各級學校最好還是考慮開一下!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白衣升座的愛與愁


「白衣升座」,有愛就有愁。

這半世紀以來,許多俗人跳出來自創新興教派,自己當宗教師。俗人,古印度又稱「白衣」,指有錢財、有家室、穿得起華貴、染成白色的上等衣料的俗人。「白衣升座」,則指以俗人之身,自己開業當宗教師,傳播宗教教義的行為。

有一陣子,在讀一本美國某心理學博士寫的書。他在攻博士的後期,因為拿論文的龐大學術與人事壓力,得了嚴重憂鬱症;於是,他一方面長期尋求專業心理治療,一方面找美國當地由出家眾指導的道場學禪坐。後來,他病好了,成功取得學位;接下來,他並沒走學術圈,而是與太太一起合開一間結合臨床心理諮商與禪修的道場,廣招學生,當然收取高額學費。他的點子,來自於他生病期間,心理治療與禪修雙管齊下的方法,並以之為開業教學模式。他的書,正好說明一個近代高學歷菁英的「白衣升座」開業理念與實例。

在書中,那位心理學博士是用類似這樣的手法打廣告的:「……出家人沒有性伴侶。所以,你的婚姻問題,性生活問題等等,他們不會了解,他們外行。來找我們,我們跟你們一樣是夫妻,我們有性生活,我們知道愛情問題、我們知道性問題……」當時,從他的論述與處處可見的置入性行銷裏,我明白了「白衣升座」現象最大的群眾魅力何在--不用持戒。講白一點:淫欲。

對一個沒有實際修行經驗的人而言,找一個白衣宗教師,初初心理打的如意算盤通常是這樣:「他有性生活。我也有。他可以吃肉喝酒,我也可以。他有名利、階級、地位,這些都與我一樣。如果他能在靈修上有成就,表示我也可以什麼都不改變,照樣喝酒、吃肉、戀愛、上床、爭名奪利,一樣享盡欲樂,也一樣有靈修成就。」

這些學生們,甘願付高額學費,繼續供應那些俗人宗教師的酒肉、華衣、名車、豪宅、淫欲生活。一開始,無知的學生們心理很高興,最後卻一一幻滅了--邪師與學生同樣不持戒,有的日久生情,跟俗人夫妻檔的一方搞外遇;有的出於邪見,甘心讓女性家人與邪師從事性關係;有的整個宗教團體成員之間,搞成複雜男男女女多角情慾糾葛,……長期花大錢,就為捧個跟自己一模一樣、有愛有欲有酒有肉有名有利的三毒大凡夫,助長貪瞋痴習氣。到最後,事實證明,那些靈修名目靠的是行銷手法,邪師本身跟自己一樣,酒色財氣裏度日,男色也要、女色也要。

哪怕是夫妻檔宗教師,本身淫欲生活既未放下,產生各類情欲糾紛的機會更大--以「心靈導師」之名,師生之間要染上情欲關係,甚至相對上比一般職場更加容易。有的白衣升座團體,弄到最後一一爆料了,才知道整個團體當中,不少人與邪師有染,簡直像個雜交派對;而且更可憐的是,那些盲目信徒們,還各自以為是老師的「唯一真愛」,根本不知道實況簡直像古代盛行邪淫的後宮。

一個俗人,屈服於身體的性欲、心理的愛欲的俗人,心靈能有多大的靈修成就?鎮日為下半身而活,沒有性伴侶日子就不會過,沒有愛欲就難受,你還能期待他的心理多超脫?一個身體欲望的奴隸,你還能期待他能教你什麼高超的心靈成就?

在初初踏入白衣升座的團體時,一個人會很高興,他找到的是不會要求他戒酒、戒肉、戒色、戒三毒,口口聲聲情情愛愛的心靈導師;等到有朝一日水落石出,一個人會發現,他當初最盲目的錯誤、最大的悲哀,就是盲信跟他本人一模一樣,不戒酒、不戒肉、不戒色、三毒無明一樣旺盛,口口聲聲情情愛愛的肉欲邪師。

註:這篇叫做「白衣升座的愛與愁」。那本原文書,正靜靜躺在某個書櫃裏;書名,既然不想記得,也就算了。

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當你來推銷的時候


謝絕推銷
(請別再度藉耶誕節行銷上帝,感恩!)

當一名僧眾,日常弘法之餘,仍要處理傳教或反傳教。有些信仰某些基督教教派(一千多種的其中幾種)或其他新興教派的在家世俗信徒,會拿著聖經或宣傳品,走進寺廟裏,向僧眾傳教;一次來,若禮貌客氣微笑接待,下次又來,沒完沒了。有些教徒會使用其他方式--例如,不停地談論酒、肉、女色男色、家庭、愛欲--或者說僧眾是魔鬼,淫欲是正常。或者說植物有生命,所以不如吃眾生肉才公平。或者不停地提他自己的愛情或情欲,一直談他的配偶或對象。……

淫欲心與口腹之慾都降伏不了、斷不掉、轉不動;一個淫欲未脫的俗人,想來跟離欲度日的僧眾,推銷什麼修行呢?一個天天吃眾生肉的俗人,以他命養己命,到底在「愛」什麼呢?何必鎮日勉強向僧眾們傳教或反傳教,發現徒勞無功,最後逼不得已才向僧眾承認,本身婚姻、家庭、職場、或情感有些狀況問題呢……若自己日日在欲海受苦、無法處理、糾纏不清,已經夠苦了,還想苦上加苦,破壞別人的清淨修行生活,這一切又何必呢?

假如,你的婚姻、家庭、職場、或情感上有些狀況、問題,真正的解藥是去面對、處理、檢視你自身的處境與困局,而不是到處勸僧眾還俗改宗教信仰,學你走上那條問題重重的路。你的方向搞錯了。你真正需要的,不是拿著聖經,四處找僧眾們推銷你不離愛欲又增長愛欲的信仰;而是正視因為愛欲而受苦受難的人生,解決你心裏真正的問題。

如果聖經果真那麼有道理,如果你非常愛上帝也深信上帝非常愛你,如果你果真打算力行教義,建議你直接當神父或修女,就別當俗人了。把你的宗教情操活出來,至少證明給師父看,你真的愛上帝勝過愛淫欲、愛享樂、愛情執、愛自己。等你成為神父或修女,起碼持梵行、守十誡,再來找師父宗教交流談聖經!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滋味 Taste


嘗到的,知道就好。
沒嘗到,文字看看就好。
文字,不等於親自嘗到。

If you taste it, you know it.
If you don't, words could only be reference.
Words are not the taste itself.

耶誕節的回憶:魔鬼論述


耶誕節又來臨了。它是一個全球有宗教信仰的人口當中,百分之八十左右會慶祝或為之大採購、大辦舞會或聚會的佳節;充滿商機。台灣出於歷史與政治因素,早期民間非常貧困,神的信仰在傳教上很容易成功,也很容易被民間接受--尤其是不想跑宮廟、受各種民間鬼神信仰所干擾、受各類老舊觀念所左右的人,往往也會覺得信仰西方宗教是一條不錯的出路,教育程度高的年輕人,接受度更高。

在當時的氣氛裏,童年期才過完沒多久,有人送我一本聖經,我也就翻一翻。後來,一個天主教友想推銷這個信仰,便邀我去家裏玩。這一去,就決定了此生我不會以神為信仰。而且,對於這個信仰能全球普及的原因,有了最基本的體認:它能放縱、合理化人性裏的欲望。

據說,那個家庭已經三四代虔信天主教。虔誠到連婚事都是老媽媽被耶和華託了夢,依夢中神諭來決定。那家的女兒原本對教會的某男士不甚滿意:太醜、太矮、沒興趣、看不上眼;卻單單只為老母一夢,憑上帝意旨就服從嫁了。嫁了,也生了小孩。那個被生的小孩,從小也是開口閉口聖經;而且,還知道爸爸媽媽的秘密--這也是我被找去家裏玩真正的主因--他高高興興地展示一大疊爸爸偷藏在櫃子裏的正版英文原文花花公子雜誌(當然是限制級、非常兒童不宜),以及爸爸買來的幾卷色情錄影帶。

拜那家庭之賜,自此,對於神的信仰,我的基本體認是:那是一個對於人類的淫欲不但不加以化導,甚至變相鼓勵或默許的宗教。縱使歷代虔信,教出來的依然是淫欲強烈的凡人,甚至,還在家裏藏一堆情色商品,藏到被親生小孩發現、從童年就提早觀看。那樣的信仰模式,有流露出任何一絲超越人性的清淨或神聖否?

假如那家曾經出過一、兩位神父或修女,也許會讓當年的我對於神的信仰有一點正面印象、正面觀感、或有一點興趣、有一點敬重;可惜,並沒有。就算幾代讀聖經、開口閉口聖經,生活上卻一樣好淫色,與沒信仰又喜歡匿名到處亂寄推銷情色商品的垃圾郵件的人,到底有什麼差別?

一個信仰,假如無法根本解決人的欲望無明,又助長眾生淫欲,實在毫無半點說服力……

一個社會,假如表面上宗教興盛,事實上色情行業卻處處興旺,也同樣毫無半點說服力……

當年那小孩,曾很肯定地告訴我,某些教會的神職人員會教導他們,說出家人都是「魔鬼」。這怎麼說呢?一個會輕易將出家人直接妖魔化的宗教,難怪當年會以「女巫」之名,一連幾世紀隨便胡扯牽拖迫害,放火燒死那麼多、那麼多無辜的女人們……

耶誕節快樂。耶誕節平安。耶誕節離欲清淨、解脫輪迴、超越三界。

天氣異相



不是圖片裏的電腦合成畫面;異相,是指今天中午。原本出大太陽的街,太陽還猛照著,忽然大雨就下了。陽光普照中的大雨,大太陽與大雨的共榮共存、友好互惠,讓人們笑語連連,忙打了傘要衝上街去瞧瞧。

有個太太更絕,連聲道:「喲,我們台灣,出這種異相,要出聖人了,聖人要出世囉--剩下的人!!」語畢,所有工作人員與客戶都不禁笑開了。

今天不論走到哪,人們都表情愉悅、笑容滿面,處處有各種笑聲傳開來。這怎麼回事兒?對啦,今天一下班,明天要放假,大家心情都超好的哪。不管出不出「聖人」或「剩人」,當下已經出很多快樂的人啦!

國小黑社會


大人有黑社會,小孩當然學……

當年,我們才小學。平常一群孩子,頂多分長得快、長得胖、長得高、長得美、或長得太早熟、或長得就像個孩子,沒想太多;也不太會想。畢業時,講好再回去領紀念冊,我發現班上一群高高壯壯的女生們,不見了。我問,人呢?那時,一個平常不多話的小男生倒忽然口才好了起來。他說,她們早就跟附近國中的某些小混混國中生,約好一畢業、放假,要一起去找另一幫的「算帳」;還有,給一些老師「好看」,惡作劇一下。啊,我大吃一驚--她們去打架啊?小男生這下子得意囉;妳不知道?她們早就跟那群國中生混一起了,那群裏聽說有的已經入幫了,那個什麼幫……

小孩子也有出身在黑道家庭的。也有早早入幫的。也有入了幫,依法還是得天天上學的;既然天天上學,就順便在校園裏分幫結派,吸收小朋友同學,當成幫派份子駐校代表的。也有原本沒入幫,一路一起進進出出,最後也踏進去的。這不是現在才這樣。當年我們讀小學時,就早就是這樣了。那個年代,家長們搶學區、掛戶口,不只看升學率,也在看是不是流氓學校或墮胎學校?是不是校區位於某些地區內,份子不單純,容易有色情、暴力、毒品、安全等等隱憂?這個校園霸凌問題,早在二十多年前、三十年前、或更早、更早我都沒出生以前,就該痛定思痛去面對與解決了啊。

那年我也曾是小學生。在大掃除時,在校門口草堆裏,掃出了施打毒品後剩下的空針筒,甚至還有空瓶上的標籤,就印著毒品的名字。所有成人之惡,都早早就開始污染孩子們了:打殺、毒品、較量、心機、功利、情色、敗德……生活在同一時空,所有成人對成人的縱容、所有成人無法自制的墮落,都會快速同步向幼兒、兒童、青少年傳染、污染、感染。

孩子的模仿力,是很強、很強的!

而且,只要教不動成人,跟你保證:你勢必教不動孩子們。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How To Be Sick




Sickness makes you wise...
You feel the pain
The burden of this very body

Then you know your mind is
Never sick or healthy
Always there; always free

體臭 Body Odor


如果你態度誠實
五官感知功能尚可
又不善於(或不願意)自我欺騙
你會承認人都有體臭

人體是臭的。人們自古發明香水、採集香料、洗澡沐浴、洗衣薰香以日日遮掩它。人體是臭的。無論人如何辯解或改良,屎尿也不會香,一件一件惡臭重疊上來--食肉過多則開口即屍臭,何況排洩物?嗜習菸酒(所謂菸酒,滿街隨手可得、隨處可買的合法普及毒品)則毛孔散發的、開口傳出的、衣服上染的全都是引人作嘔的惡臭。哪怕吃素淡泊,飲此人間水,受此人間食,屎尿也不會是香的;聞聞腳底板,摸摸頭皮油,幾天不洗澡從頭到腳通通臭。

本來就不香的人體已經鎮日在環境污染中活動染得一身薰,又日日把屍肉、菸、酒、化學加工物、無法分解的毒素等放入人體循環系統……臭上加臭、無比惡臭。色身還沒等往生後散發屍臭,活人就二十四小時發臭了呢。幸好台灣有七成以上的人口患鼻過敏或鼻竇炎而嗅覺失靈。不然人口如此擁擠,大眾又臭在一起,這日子該怎麼過?

迷你註解:

鼻過敏或鼻竇炎?請常以溫鹽水洗鼻腔,嗅覺在數週後即會慢慢改善、復原。等鼻子一好,您就會懂這篇文章到底在描寫哪種臭。您就會了解台灣街頭、公眾場所的髒亂不堪(很多人只會過年掃一次,平常就放給它髒)或人民多嗜菸酒而無感究竟所為何來--呼吸系統長期麻木失靈,聞不到體臭、菸酒惡臭,對環境髒亂也同時失去正常的判斷與認知能力。很多女子會下嫁給一身菸酒惡臭的男子或委身於一身菸酒惡臭的 T,理由也是鼻根與眼光都一樣很爛,功能欠佳。當下社會氛圍已經反向爛回來了:女眾也學會大量嗜菸酒,與男眾較量誰更臭!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發現台北貓兒


台灣人,祝你們富而有德。
擺平色身食衣住行的重擔,才能將心再度放回修行上……

走在台北,不可思議。好舊、好髒、隔間好小、人擠人、車擠車、巷弄小道裏大大小小的房子們,開價這麼貴。「貴」,是指一個台灣人要花多少人生時間勞動(假如他不走旁門走道當投機客或賺邪錢)時數才能換得到。 想著,抬眼看見台北貓兒。
比起歐洲、美國的人生生理時鐘,台灣人不只是窮忙而已。有很多台灣人過的是工蟻般的人生:工作、工作、工作;賺錢、賺錢、賺錢……一輩子成為要吃要住的身體的奴才,死而後已。

「你的心呢?」

「都沒房子住、沒飯吃,誰還有空管心哪?」

「道德修養呢?」

「衣食住行都如此艱困,誰理修不修啊?」

看著台北虛貴的房子,我想,老一輩真走運。他們在台灣錢非常好賺時發跡;年輕時就享受,工作占人生的比重不多,進口袋的收入卻很多。等存足資本,中年多閒暇玩樂,老來又投資不動產,安穩拿年輕人繳的租金與房貸繼續過好日子。那些晚來投胎的,怕是過去生造了大惡業;社會正富裕時還是學生,等社會貧了窮了,他們才出來扛,以大量、長時間的勞力,換取一點點微薄的基本生存,讓老一輩再持續著他們從年輕時就過慣的好日子。而且,明明過得更辛苦、更工蟻、更勞碌,還被命好的上一輩嫌抗壓性不夠。其實,不就是年輕人咬牙扛的工作壓力,在保證老一輩晚景仍風光嗎?

困在窗裏的貓兒,知否?

還你包子錢


本來沒怎麼用勁兒
直到連年 
大病小病大病小病大大小小病
打針吃藥驗血急診加氣喘

一喘忽然想到包子錢
還欠眾生包子錢
剃了頭一路欠包包包包包子錢
萬一呼吸不來非得再回來還的包子錢

自此發願死命活命拼命寫
萬一 萬一 萬一窮死或病死
尊貴的眾生們……
這方部落格還你們大家包子錢

拜託行行好
(行行好)
別再叫我回來
(別再叫我回來)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貓兒在台北


緊閉外推陽台之窗
黑貓掛著鈴鐺
叮叮噹噹 不斷
不斷仰望 天空
好遠好遠好遠那一方
白貓掛著頸圈
病呀病呀 偶爾
偶爾仰視 黑貓
他想:「老兄,你還算幸運哪……」
哪像我
左看右看拼命看
也僅有小小一圈的地方

向上爬;然後呢?


初出社會,約莫二十年前。
當時,我學會的第一件事,
就是凡職場必設定一堆官階名相,
鼓勵或逼迫人們學習或模仿「一路向上爬」。

為這個,盲目濫情、不擇手段,無業不造。
二十年後,各行各業的眾生,
又拼貼出另一番我當年沒看懂的風景:
不只職場,整個社會都在推廣「一路向上爬」。

很窮很窮的,依然吸菸喝酒、用水用電、擠房租繳飯錢,讓鈔票向上爬。再上層一點,有一點月薪的,一樣吸菸喝酒、用水用電、擠大一點的房子的房租,繳貴一點的飯錢,讓鈔票再向上爬。又再上層一點,有中等月薪的,一樣吸菸喝酒、用水用電、擠小房子的房貸,繳更貴一點的酒肉美食錢,容鈔票一路向上爬。又更上層一點,有上等月薪的,一樣吸菸喝酒、用水用電、擠大房子的房貸,養部車子,繳更高級的酒肉美食錢,以利鈔票一路向上爬。還有沒有?有。還有。再向上層一點,有上上等收入的,一樣吸菸喝酒、用水用電、擠超大房子的房貸,養部車子,送子女出國留學,繳更高級的酒肉美食錢,送鈔票一路向上爬。得了,還有嗎?那當然。又有更加上上層一點,有上上上等收入的,一樣吸菸喝酒、用水用電、炒房子炒地皮,養好幾部車子,送子女出國留學再回國參選,繳更高級的酒肉美食錢,以恭送鈔票一路向上爬。這也夠了吧?不,最後,最拔尖兒的,站在高處統收鈔票海哩。作啥?廢話!那還用問?這台灣一路從民間底層向上流的鈔票海,要一直存到夠數了,再存到高級國家的銀行戶頭,以便「投資移民」哪!

一路向上爬;向上爬、爬到頂了,再一一清點完,開個票子,拱手孝敬海外先進國家的政府與銀行--用錢換另一個國籍,向-上-爬。用錢換子女國籍不換DNA,向-上-爬。台灣子民的血汗錢,最後,讓少數幸運兒湊齊了,好爬上最高那一階--從此身份不用再是台灣人。至此方知,一路爬得要死,到頭來最最高處、最最上等的,竟只為了花大錢擺脫掉這個與生俱來的身份。

然後呢?還有沒有?

有的。

不論怎麼爬,爬不出百年,爬不出此生此世;一個一個爬入墳墓、塔位、牌位、死亡證明書。向上爬、向上爬,最後,愛爬的身體和好勝的心,爬到最後終點站都一個樣,爬到哪都不出死路一條,爬到此身已亡。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房市也瘋狂:心痛篇


路經台北縣
離台北車站已很遠的台北縣
有些兒依偎桃園縣的台北縣
遠方夜市雜亂

小男生頭頂夜風
一手傳單發來
(連師父也發傳單?)
「您看看!您看看!」

他回首一指
順向一指一棟
全新大樓又燈火通明
怪異獨立在夜市舊街中

小男生頭頂夜風
一手傳單發來
(連師父也發傳單?)
「這我們主打的!一坪四十萬!」

我 畢竟老了
畢竟年紀是他兩倍之多
畢竟記得他出生前的事
「年輕人,二十年前信義區一坪才十五到二十萬!」我說

房市 真像小販叫賣
真像夜市貨當成舶來品賣
不動產成另類詐欺集團
「師父,我們已升格新北市……」

小孩,這你就不懂了
名詞換一換 本質沒有改
腳下地頭上天
猶原當年同一塊

小男生為打工費
頭頂夜風是笑顏開
回程望向捷運窗外
思惟房市的瘋狂與災難

房價一路隨便叫隨便開
以後 窮到自殺的全去申請國賠
流落街頭的 全去國際法庭申訴
以後 喜歡投機取巧的全改行走不動產

混黑道的可以用房市洗錢
賺黑錢的可以用房市滾利
孩子們有樣學樣
誰還會甘心守法又正派?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佛說布施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說布施法。有三十七種:

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當得離眾嫉妒,人所崇敬;
二、依時施,得三業清淨,四時安隱;
三、常行施,得身心適悅,無散亂失;
四、親手施,得手指纖長,身相端正;
五、為他施,復得他人行大捨施;
六、依教施,心離取相,得無為福;
七、以妙色具施,得身色端嚴,眾所愛樂;
八、以上妙香具施,恒得旃檀之香,受用供養;
九、以上味施,得味中上味,充益肢體;
十、如法尊重施,得安隱快樂,眾人喜見;
十一、以廣大心施,得無量廣大之福;
十二、以美食施,得離飢饉,倉庫盈溢;
十三、以漿飲施,得所往之處無諸飢渴;
十四、以衣服施,得上妙衣,莊嚴身相;
十五、以住處施,得田宅寬廣,樓閣莊嚴;
十六、以臥具施,得生貴族,資具光潔;
十七、以象、馬車輦施,得四神足,無量妙用;
十八、以湯藥施,得安隱快樂,無諸疾病;
十九、以經法施,得宿命等通;
二十、以花果施,得七覺支花;
二十一、以花鬘施,得脫貪、瞋、癡垢;
二十二、以香施,得離煩惱臭穢;
二十三、以傘蓋施,得法自在;
二十四、以鈴鐸施,得言音美妙;
二十五、以音樂施,得梵音深妙;
二十六、以然燈施,得天眼清淨;
二十七、以繒綵、疋帛施,得解脫衣服;
二十八、以香水灑如來塔廟;
二十九、以香水浴如來身;
三十、以香油塗飾佛像,共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三十一、以香水施浴眾僧,得富貴家生,少病安樂;
三十二、以慈心施,得顏貌和悅,無諸瞋恨;
三十三、以悲心施,得離殺害;
三十四、以喜心施,得無所畏,遠離憂惱;
三十五、以捨心施,得離罣礙,證寂滅樂;
三十六、以種種施,得種種福;
三十七、以無住無相心施,得無上正等正覺。

佛告諸苾芻:「如是三十七種,智者所行,微妙施行,汝今受持。」爾時舍衛國王白佛言:「世尊!我等云何而行布施?」

佛言:「大王!若求勝妙福報而行施時,慈心不殺,離諸嫉妒;正見相應,遠於不善;堅持禁戒,親近善友;閉惡趣門,開生天路;自利利他,其心平等。若如是施,是真布施,是大福田。復次行施,隨自心願,獲其報應。或以妙色、名香、珍味、軟觸,親手布施,得眾人尊重、眷屬圓滿、富貴安樂之報;或以飲食布施,而得大力;或以酥油之燈布施,而得天眼;或以音樂布施,而得天耳;或以湯藥布施,而得長壽;或以住處布施,而得樓閣、田園;或以法說布施,而得甘露。」

佛言:「大王!若以十善行施,復得十種報應。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婬欲、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貪、不瞋、不癡而得命不中夭,財無散失,眷屬清潔,所言誠諦,離諸嫉妬,人所喜見,親友和睦,不墮貧賤,顏貌端正,智慧相應,獲報如是。」

佛言:「大王!若以上妙飲食供養三寶,得五種利益:身相端嚴、氣力增盛、壽命延長、快樂安隱、成就辯才。如是南贍部洲一切眾生——父母、妻子、男女眷屬——如上布施,隨願所求,無不圓滿。」

說此法已,皆大歡喜,作禮而退。

It's My Fault


Yeah, you're right. This blog should be at least bilingual. It's not so fair for you to guess what's written here in Chinese that arouse many people's attention. It's a blogger's duty to serve all of his/her readers, but I'm too busy to translate all articles here, and to be honest, my English is not so good anyway. So, if you can't find an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blog, and you're so puzzled by Google Translation, well, that's my fault.

Here's another quick solution:

Wherever you are, my dear readers, make a lot of Chinese friends in your country. They can understand these articles easily, and they would be glad to explain to you in English! And...

Chinese friends are good zen-friends, too!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第三者的眼淚 Her Tears》後記--淺論天殺的男人


小說與弘法:另一種可能的法門

從昨天下午開始,她淚留滿面往廁所衝的身影,印在這裏。淚水穿越十多年的時空,斑斑點點地、欲言又止地,短短二十四小時內,淚綴成的書寫,衝往本部落格 Top 1,以空前的速度與點閱率,到第二天還在向上衝。她的人生論文,初審不但輕鬆過關,還三兩下刷新記錄,真是要得。「小小說系列」是否算現代法門呢?

她實在太強了;強到我不得不為她再補充一篇:半胡扯、半認真

她的美麗與抽著面紙的手;第三者。她的私密愛情生活與溫柔天成的母性;第三者。她的無奈與痛楚--沒錯,我是主觀的、忍不住同情又心疼她的,一點也不想假裝成清高的書寫者。很多小說,記憶的反而是真人真事;很多新聞,反而為現實利益得失而千般遮掩、萬般失真--人活愈老,愈發現文學之於人生,反而往往比新聞媒體更真誠。

錯愛與真實

文學很美?是的,美到虛虛實實、隱隱現現、收收放放;你一閃神,這可不?以為是小說、是故事、是閒扯,竟句句實言字字血淚。她,從人生走入我的筆下,在這裏活著,活出另一種生命形式。她犯錯了?是的。她從頭到尾愛錯了人。

如果第三者要下地獄(?),麻煩那個腳踏「至少」兩條船的造業爛主角,先到地獄裏頭抽支號碼牌排隊等著,看看閻羅王打算判她多久,全算在那個沒種的爛主角頭上,順道加重其刑。如果墮胎要讓一個母親心碎一輩子,麻煩那沒福分出世叫聲爸媽的小小幽靈(們),要找也去找那個沒能耐養親骨肉又欠缺自制力的男主角,問問他:「到底怎樣?不想要我,又作賤我親娘,最後還怕老婆知道,主動開口要求打胎,是不是想生生世世被我追著算總帳?本來想叫你一聲老爸,現在,我只想叫你一聲混帳!」

淺論天殺的男人

照理講,法師不能亂罵人,最好也別亂罵人。但是,這種眾生實在有夠欠罵。

那天殺的男人!那狼心狗肺、沒心沒肝、沒人品沒承擔沒格調沒價值只有下半身能辦事的愚痴男人啊!天下就是有你這等白目蠢貨,才同時誕生了身心受創的「元配」與「第三者」兩個悲劇角色,外加幾個幽靈牌位上叫不出口、喚不出名、受不得身、投不得胎的 Dead Babies--喝,那天殺的男人!一個男人沒腦袋,毀了一票女子與小娃兒!

(女眾們請別集體拍手大笑,謝謝)

(男眾們請別偷笑「還好我沒有偷吃,好加在」,謝謝)

(心知肚明被罵到的,請記得寫牌位,順便向女主角們認錯陪罪,謝謝)

若是交通違規,我們設計了強制課程,要駕駛人乖乖上課,直到下不為例,願守交通規則為止。那麼,外遇呢?是不是也要設計「愛情倫理課程」,讓這群天殺的--噢,不,是「佛性本具的」、「自性清淨圓滿的」該死眾生去給它好好上上課?上到他們學會不那麼該死為止?

性別與輪迴

寫小說不用章法、不用理論、不用文學系科班出身,要知道。寫小說就像當父母;當就當了,也沒見誰考過什麼父母證照或家庭倫理資格認證。我是大外行來充充數寫個小小說系列的,要知道。

你反詰:「怎麼著?師父這麼會罵男人啊?那搞外遇的,女人也會搞啊!」是沒錯啦。沒辦法,看女人為愛掉淚就同情--說不定,累劫前、過去生、未學佛、不修行前,我也曾當過不少次那等「天殺的男人」吧?同類之間知己知彼,當然罵得入骨囉!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第三者的眼淚 Her Tears


她這麼美。高、瘦、模特兒身材,長髮下水靈靈的大眼,穿著台北正夯的時裝,走入佛寺。等人群散了,晚了,她一對一看著年紀足以當她大姐的女眾法師,笑臉假面這麼個一挎,眼淚就崩了,簡直像不要錢的苦濁地下水。愈哭愈響,愈哭愈厲害,幾小時也哭不完,抽抽搭搭、夾雜著一點點情節、一點點補充說明。

哭泣,往往是人生的論文摘要。人不哭時,為面子而表現,為行頭而硬撐;人一哭,這下講的都句句精簡扼要,切中其人生重點。她的哭法,正是要人群散後,不用再維持社交體面或人際姿態時,才能用眼淚和鼻涕寫的章句。衛生紙是她的標點符號,上廁所是她在段落間的留白,而沉默或低泣,是她猶疑穿插的註解與引用。

上面這兩段,是不得不寫的廢話。重點是她的哭法。

「……嗚。師父我怎麼辦?……我想要這個孩子,他不要!哇哇哇……(好好好,妳坐著,別動胎氣傷了小孩)嗚,我又不是故意、故意要當第三者的……,嗚嗚,他沒跟我講,等我知道已經來不及了,陷下去了,我……哇哇哇……(多久了?)幾年了,他、他不敢讓老婆知道……他、他要我拿小孩,可、嗚嗚、可是我、我想要我們的孩子、嗚嗚、不、我不想墮……哇哇,這是我第一次懷孕,我捨不得!哇哇哇……(跟妳有緣啦,小孩多大了?)嗚嗚、三四個月了,他、他叫我趕快,不然再、再拖有危險……他不要小孩!哇哇哇……師父我怎麼辦?……這樣下去不會有結果,可、可是,可是我愛都愛了啊,師父我怎麼辦?……哇哇哇……(那他意思怎樣?離婚?)他、他、他跟老婆感情不好,可是有小孩、有、有幾個小孩,不想辦離婚,各過各的……(哎!妳被騙了。)當初我也不知道、不知道他已經結婚了啊……,嗚嗚,……,嗚嗚,(妳不曉得現在男人……妳不曉得談戀愛要先看對方的身份證?)師父,那時我很年輕、很單純,……我、我、我很相信他……我離不開、我……,嗚嗚,(哎,都來投胎了,跟妳有緣啊)我、我知道--師父,我先上廁所。」(安靜。尿、大便一起從子宮隔壁隨地心引力滑落。沖水。抽鼻子。洗臉。洗手。看著鏡子裏的倒影哭得不成人形。摸摸肚子,肚子裏那塊骨肉。醫生說是個兒子。頭胎嗎?恭喜喔太太,恭喜!)「師父……如果、如果,我拿掉的話,他會怎樣?(以下為三世因果之開示與完整幽靈牌位書寫教學,約五分鐘)嗚嗚,……,那、如果,如果我躲起來生,辭掉工作,那、那小孩以後上學呢?嗚嗚,……,萬一,萬一他爸爸不養他,嗚嗚,……,萬一他不離婚、不娶我……嗚嗚,……,那,那我就是單親媽媽啊……嗚嗚,……,我離不開他,感情,都放下去了……萬一又分手,我活不下去……哇哇哇……(以下為柔性安慰,勿激動傷胎氣,再五分鐘)哇哇哇……」

她用幾小時,哭成一篇論文摘要,幾年的人生重點精華。當第三者,很少不哭的。當第三者,被元配恨(假如元配知道),被社會輕視(假如別人知道),被情人玩弄利用(進可攻,妻妾外包換口味;退可守,婚姻始終有效,玩累了分個手,回頭有個家庭當後盾,老了還有兒女依靠。第三者嘛,事後也不敢對外張揚,也沒什麼權利好主張,很好解決,連錢也不怎麼需要花,打發一下就好了。這類兩面通吃手法,算是典型的感情騙子心理,說穿了就是自私自利。),被肚子裏的小孩怨(被墮的,怨。沒被墮生下來,見不得天日,沒辦法與父親天天同住,也怨)。

以上這段,還是廢話,要知道。肚子裏的兒子怎麼看待長期偷情的父母?要墮幾個之後,她才會覺悟男方完全不想娶她,只當她是無趣婚姻的(其中一瓶)調味料?哪天元配發現或請徵信社抓姦,她有沒有本錢留住這段沒救的感情?她有沒有辦法理性斬掉這段不會有結果的關係?

她這麼美。高、瘦、模特兒身材,長髮下水靈靈的大眼,穿著台北正夯的時裝,走出佛寺。人群在夜生活中重聚,更晚了,她看著都市燈火中男男女女來來往往,笑臉假面這麼個一掛,眼淚就收了,簡直像經年不見雨露的沙漠。她又回到原點,天天假裝她過得很好,人很美,事業很得意,走在人海裏人際關係吃很開,照片兒裏都是笑顏。

以上整篇都是廢話,要知道。很多人都懂,分析下來,當第三者是註定受苦受難的。知道歸知道,外遇的、當第三者的、氣得半死又無法可管的元配照樣代代沒少過,一大堆,淚水哭不完。自己騙自己什麼相見恨晚啦真愛難得啦,自我欺騙到有一天發現對方「無意娶自己」或者「外遇對象不只自己」時,已經三年五載十年二十年的青春浪費下去了。更有的第三者幽幽怨怨一生,自盡含恨而亡。

「道德」不是小說的重點,要知道。

活到這把年紀,痛哭的、後悔的、爛醉的、墮胎的、倒貼養對方的第三者我都看過;沒看過任何一個快樂的第三者。一個也沒有。第三者是好可憐、好可憐的受苦眾生--往往,第三者最愛的那個人,才是第三者此生最該恨的人。這一點,等情債還得差不多,感情染緣將散之際,腦袋有一點點清醒時,就會慢慢發現了……

我不知道她的名字,或當今伊人芳蹤何處;就權當小說寫了。

(這是廢話嗎?)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富貴浮雲看台灣



新聞標題一行:「錢不夠用,台灣人壓力全球第二。」
知否?富貴如浮雲。

讓我們回到1970、1980、1990、2000。

從電視機與汽車是奢侈品、鞋子與美食是財富的象徵開始;一路打拼,直到錢漸漸淹腳目……牛排、名酒、華服、享樂、八大行業都起家。富貴當頭,景氣長紅,人們有的珍惜福報,有的盡情揮霍。在我們的大學時代,女學生們幾乎都掙扎過一場社會金錢誘惑:要不要安份當窮學生?或者,要不要越份當有錢公主、公關?當時,八大行業極力吸收女大學生當公主或公關,滿足中老年男性的暴發戶虛榮心理,可以日入數千、月入五萬十萬二十萬。

酒、肉、女色、物慾、大起大落的股市與大家樂,當年的人們出手把百元鈔、千元鈔當衛生紙到處發。共業如此,一年又一年,才短短四十年不到半世紀,把台灣的福報漸漸地花得精光。

花到新聞出現這麼一行。

台灣啊台灣;下次你再度有點福報、有點小錢、經濟又再度好轉,景氣又再度回暖的時刻,千萬要記取今日的苦果與教訓。有福報時,更要惜福、培福、修福,以德養福,把福田種對地方、用對地方、給對地方、布施對地方、投資對地方。有錢時,要記得沒錢時的辛苦與壓力。有錢時,別在物慾中迷失。有錢時,先記得報四恩三有,先栽培子孫,先厚植國家社會長期發展的實力,先預先為景氣循環作制度面的周全打算。

千萬別再度愚痴地耽溺於酒色財氣,迅速地把現前的福報花得精花。千萬別說道德沒用。沒道德,財運不但不長久,有也消得快。有道德,自性福田能生一切世間珍。布施第一度,想捨貧,外修布施,內捨貪、瞋、痴。

Karmma


Like a web
Karmma
Built by thoughts and actions
Until a body was born

A body was born
Between birth and death
Torn by all kinds of sufferings
Until a new web was born

Overlapped with the old one
Karmma, body, web
Overlapped with the old ones
Karmma, bodies, webs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Age


Lay people often ask this question

Here's the key:

Asian people look younger
Monks and nuns look younger
Vegans look younger
Most Buddhists look younger

Here's the key:

Ask something beyoud the body
Ask something about your mind

The Road Ahead


Can't predict the future
Can't delete the past
Right now, right here
Watch every step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Something About Zen


Let it go
Put it down
Let it come
Take it up

談口業:唯有僧讚僧


有居士數度向我提及一個法名。由於對方不太知名,對他不熟悉,便上網查一查,希望增進一點對這位僧寶的了解。沒想到一查,卻查出對方在某年某月某日公然批評其他大道場的文章--顯然是被對佛法了解還相當粗淺的世俗人放上網站公開的--算一算,也在網站上至少放了八、九年。

唯有僧讚僧,佛法才能興。法師之間若不能躬身力行六和敬、慎口業,不但教不動居士,也轉不了居士世俗習染的鬥爭對立習氣。初初學佛或薰修未久的人,有的還沒三皈依,有的尚未受持五戒,有的還沒發菩提心,有的還沒踏上修行正路,聽多這些八卦無明話,從此對僧寶的信心與護持就當場一敗塗地了。僧眾自身不具足的品德或口德,所教出的居士當然也學不到。這點是僧眾應該嚴格自我要求的。

僧眾如何談論其他道場或其他法師,居士都在看、在觀察、在記錄。慎口業、多自省、多返照。否則那些話被居士放上網,一放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全世界都搜得到--都是對佛教界的整體傷害。難道,佛子只占全球有宗教信仰人口「不到百分之五」之少的事實,還不夠我們所有僧眾反省檢討嗎?

真的批判火力這麼強大,有能力、有抱負、有才幹、有見地、有福力的諸位師兄,請去把其他「百分之九十五」非佛子人口都度化來學佛,或者接引無宗教信仰人口來學佛吧。唯有僧讚僧,佛法才能興。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四行


在資本主義社會、全球化時代,
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等四法門,
如何修?如何轉?如何用?

發菩提心,永不退轉


這裏是五濁惡世、娑婆世界,多數眾生以殺盜淫妄酒為天經地義,日用起心動念無不是業;動物界(畜生道)由於沒有人的智慧、思考、道德文明,行為更是赤裸裸的以本能、欲望為目的。動物在短短一生當中,不同物種之間多以相殺相食為常事。身在娑婆,隨俗流轉三界、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才是絕大多數眾生正在走的道路。在五濁惡世中,凡選擇當修行人,不論僧俗,皆步上一條極少數人才會有勇氣選擇的清淨小路。

佛子學佛之初,常常會得到大善知識的祝願:「發菩提心,永不退轉!」此八字,在此方世界,若能堅持到一個人往生那口氣還不退,就已經十分、十分不簡單。若能一生遠離殺盜淫妄酒,堅持將基本五戒守好,不受世俗人際壓力所惑,不受過去習染所轉,不為困境、難緣所動,不為人言可畏生疑,不受外道邪見所傾,一路堅持走到底,已是人中難得的清淨蓮花。

十方三世眾生心性本具,與諸佛平等平等,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眾生數如恒沙;當中成佛者比例之稀少,只為多數眾生以隨順無明愛染為常事,大多數皆不肯承擔。佛子們發願學佛、成佛,受佛戒、行佛行,是世人當中,很少、很少見的珍貴發心與行持。

祝福所有勇敢選擇成佛之路的佛子們:發菩提心,永不退轉。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Nature and Money


A long, long time ago,
One could live in the nature;
A life without money.

Nowadays,
Even the rain is poisonous;
You have to pay for drinking water in order to survive.

We poisoned the nature;
We're still poisoning the nature.
Now everyone becomes money's slave.

Good Karmic Root 善根


If indeed you have
Good Karmic Root

You're  delightful to know
More about Buddhism
You're glad to have
Monks and nuns as teachers and friends
You're lucky to
Read and chant Buddhist Sutras;
Cultivate, think, learn, practice, and realize
You're close to
Buddhas, Dharmma, and Sangha
You're surrounded by Buddhist friends

If you're blessed with
Good Karmic Root

Your life is full of Dhramma joy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我回向房市崩盤


亞洲人
喜歡多子多孫的亞洲人
千古以來一直生一直生的亞洲人
究竟生了多少人?

(人空)

不動產
地心引力死綁的不動產
千古以來一直沒變大沒變大的土地
究竟能住多少人?

(法空)

「師父,房價好貴!」
「師父,空屋率好高!」
「師父,我也背房貸、他也背房貸……」
「師父,老百姓好苦、好苦、好苦……」

(空空)

根據市場供需法則:
少子化,人一直少一直少
高房價,房價一直漲漲漲
空屋率,表示供過於求嘛

(數法空)

當價格違背供需法則
唯一答案是人為炒作
是誰、是誰、富而無德?
是誰、是誰、無視民間疾苦?

(人我空)

我回向房市崩盤
我回向房市崩盤
我回向房市崩盤
我回向房市崩盤

(富而無德,不如崩盤)

太有錢的花天酒地造惡業,何必太有錢?
太沒錢的燒炭自殺求一死,何必枉送命?
太虛胖的房市背社會正義,何必累百姓?
被錢追的人生品質糟透頂,何必來投胎?

(再少子化三百年也很正常)

我回向房市崩盤
我回向房市崩盤
我回向房市崩盤
我回向房市崩盤

(富而慳貪,不如崩盤)

我回向房市崩盤
我回向房市崩盤
我回向房市崩盤
我回向房市崩盤

(富而無慈,不如崩盤)

我回向房市崩盤
我回向房市崩盤
我回向房市崩盤
我回向房市崩盤

俗假法;妄房價
苦眾生;肥奸商
索性大崩盤

索-性-就-此-大-崩-盤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談口業:別開口勸還俗


初次遇見她,我發現她很特別,氣質談吐不一樣。再見,她帶著讀小學的兒子一起,小子圓滾滾的,頭好壯壯。三見,她終於告訴我,她曾經出過家。「假如我當年沒還俗的話,師父,我的戒臘在您之上。」她一臉滄桑,說起她的故事來。

當初,她很年輕就出家。由於太年輕,幾年後,才二十來歲,一遇見她後來的先生,她就天真地動搖了。她苦笑起來:「哎。業障!」對方是某個政黨家族之後,有一點政經背景,有一點財力身份,雖然其貌不揚,吸引她捨戒下嫁。再後來,有了兩個兒子。沒幾年,她先生就開始外遇,並且,不惜任何代價談離婚條件,希望能順利離開她,與第三者結婚。對方開出條件,願大方給她錢,但也要夫家保有兩個兒子的監護權。她已受先生背叛,不願一場婚姻成空、多年心血化為烏有,最後竟連兒子也沒有,就主張她要與兒子們共同生活在一起,前夫的錢,她寧願不要。

「現在,我癌症末期了。這幾年才發現,不知道還能陪小孩子多久……」她還是微笑。我想,這幾年苦下來,她的眼淚大概已經流乾了。她開車、工作、上班下班、付房租、帶小孩、跑醫院化療……,當一個單親媽媽,一個癌末病人,一個一輩子後悔當初還俗的前出家眾。她最擔心兩個讀小學的兒子。

當年那個勸她、誘她還俗的丈夫,根本就是仇家討債,一個大業障、大冤家、大惡緣。先是斷了她修行的路,用家業綁她;再來她已經深深陷入家業了,再作賤她的情愛,背叛她另結新歡;最後又用監護權左右她,逼她選一條沒有退路的路:剩她一人扛母職,夫家金錢支柱也無,只好工作。最後,病緣現前,面對無常生死大事,她只是一個日日為兒子們的未來擔憂的母親。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在我看來,她那惡夫,從頭到尾自私自利顧他自己,根本沒替她的人生設想過。初初沒替她護念道業,利用她沒社會經驗,誘她還俗,有背居士本份。後來,沒替她設想為妻的立場,有背丈夫本份。為了一個第三者,妻子、兒子都不要了也無所謂,有背父親本份。這種自私、愚蠢又邪淫的男人,捨報就是三途惡道,了不起最上等也是投胎當一隻畜牲,沒品德也沒人格,再加上又長相也不怎麼樣,條件這麼爛,有什麼好執著的?

「師父,我好後悔。」她深深地看著我。

佛經上稱那些會勸出家人捨戒還俗的無明眾生,是「惡知識」、「惡人」。世間口業有很多種。開口閉口勸清淨道人還俗,是當中很嚴重的一種。許多台灣人不知道,沒有佛學常識或佛法知見,三天兩頭「還俗」、「還俗」的掛嘴上,以為講這個顯得自己很有社會歷鍊、很有見過世面;根本搞不清楚這種惡知見、惡口、惡念是大業障。有的三姑六婆太愚痴,竟還為了替娶不到老婆的兒子物色新娘,表面上裝成信徒,到處跑道場找年輕出家眾攀緣、打聽,推銷兒子。

如果你曾開口勸人還俗,或者內心裏喜歡看別人還俗,更甚者還愚蠢到為了找媳婦到處勸尼眾們還俗,趕快真誠向十方三寶懺悔,發願從此永不再犯此惡業,永不再起這種惡念、永不對出家法師們講這種五四三的無明話。否則,那些受你一兩句沒正念的閒話所動搖、真的從此斷卻修行路、還俗受苦受報的人一生所遭受的因因果果,你也要擔待幾分。你既有膽開口障他人的道,日後他人在世俗所受的苦報業障,你也要一併承擔!他們的家庭不幸,共業你也要擔!

師父,希望您常常上網……


眾生不走實體道場的理由不少:一、陪家人。二、工作上班。三、不敢去。四、不知道有。五、怕被法師募款,躲起來。六、常常缺席,不好意思。七、老公或老婆(也就是同修)懷疑外出可能是感情出軌,不允許。八、沒有熟人一起去。九、家人宗教觀、人生觀不同,不同意。十、想出去玩……有很多很多理由,一時也舉不完。

網路弘法,一種佛法新時代的新嘗試,同樣要面對各種心念、問題、聲音、反應。不過,以上實體道場會遇上的問題,也都不再是問題。這陣子較沒空,有居士求道:「師父,希望您常常上網……」此話一打,令我思惟良久……

若福德因緣具足,不用額外花時間處理日用雜務,法師何嘗不願常常上網 stand by 讓大家請法問個夠呢?偏偏這時節因緣,有些事非先處理定案不可啊。法師本來就是為十方三世眾生而出家的。只是,眼下俗事如麻粟,件件出招,件件接招、過招、拆招。日後過完俗諦招,再回虛擬道場來。

妳沒有母愛


約二十年前,一個親人剛擁有第一個兒子。他找我去看看小朋友時,一家子正觀看當時流行的趣味競賽節目,笑聲此起彼落。他將他兒子塞來我面前。當時,我也盡力表現出一個大人對小小孩應有的友善與笑容。沒想到,他忽然一臉嚴肅地低聲下結論:「妳沒有母愛。」

當時,我為他的觀察力之細微、精準而驚奇。一個人沒母愛,當法師修行的可能性高得多。雖然當法師也會與許多小朋友們互動;然而,接眾、度眾,與「愛」是完全不同的心境。同樣是緣,法緣遠超染緣。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急緩得中


因緣強求不得。
修行、為人、處事,調整調整腳步……

太懶散的,學習積極、精進;
太急切的,學習放慢、輕鬆。

初初跑得太快太猛的人生,
不一定真的一路領先、樣樣優秀到終點站。

萬一,小朋友,有一天,你長大了,身在職場。那時,滿街都是拿大學研究所以上文憑的人。共事的同仁們,當著你的面,群聚說起酸話來:「喲,有些人哪,學歷很高,條件也不錯;出社會工作也不一定會有成就,不一定能向上爬,不一定被重用,哈哈哈……」你別難過。根本沒什麼好難過。

現在你年紀還小,不知道社會人心複雜,行為更複雜。有些表面光鮮亮麗的名利,得來的過程並不光彩,三毒熾盛、充滿我執、私欲與偽詐。有些文憑,是靠花錢、拉人情,一路請代筆幫他寫作業、報告、論文而得手的。有些權位,是背地底四處關說、塞錢、送禮、拍馬屁、私底下交換利益條件……才弄來的。有些職場的事,表面與真相落差很大:分派系、分人馬、分利害,而決定任用不任用、提拔不提拔、選上不選上。

世間聲名,沒什麼好求;世間權位,沒什麼好爬。別人不擇手段追求聲名,有他要背負的代價與因果,那些,小朋友,你一時還看不到。那些背後的手段,哪怕能瞞騙全世界、一時之間,說服了全世界,因果照單全收。望盡天下名利客,死亡也同樣照單全收。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想像的界限


佛教後期,在傳到中國之後,才漸漸建立起寺廟文化--許多台灣人對佛教史不了解,以為凡僧眾一定非住寺廟不可,其實是很大的誤解(或許也與學校教育向來不重視或欠缺宗教常識課程有關?)很多大善知識,早期都曾住山、住洞、住茅蓬、住森林、甚至住墓地等等閉關苦修過。幾十年過後,等具足修證,度眾因緣成熟,大善知識才出山來集眾力啟建寺廟。

台灣民間對寺廟的想像,回到根本,其實是出於對「家庭」根深蒂固的想像所折射與建構出來的。不少人曾親口告訴我,他們如何看待共住修行的師父們:誰像爸爸、誰像媽媽、誰像兄弟姐妹、誰像夫妻、誰像小孩子、誰養家誰被養等等。這當中,誰負責什麼、誰的特質是什麼,也往往是以「世俗家庭」來比喻及模擬:法脈比喻成族譜,寺產比喻為家產,佛事比喻成事業,接眾比喻成上班,功德金比喻為家庭收入,其他種種比喻成家庭支出,有新出家眾比喻為多了子子孫孫……。還有人把道場天天開門接眾比喻成開店,說:「師父在顧店!」看師父忙寺務,也說:「師父在上班!」

簡而言之,不少人以為寺廟就是「師父的家」,也常常將世俗家庭人際模式套用進來。這誤會真不小;最後,七年級、八年級的新生代一路觀察下來,竟直接說寺廟是師父的「公司」,住持是師父的「老闆」!這些乍聽起來很好笑、很新鮮、很符合台灣民情;不過長遠以觀,過份世俗化的想像,並非好事。畢竟,萬法唯心造;眾生打這些念頭愈兇,這些心念愈普遍,將來因緣成熟,法相也會現前。心如工畫師,這些心念畫出來的藍圖,愈來愈俗。

這些,初初像笑話,久之可能誰也笑不出來。

缺乏對出家事的了解?也是。中國人會發明、發展出寺廟文化,與中國人非常注重家庭關係的民族性有關。對一個在各類社會人際架構中,處處以家庭為重的民族,看任何團體,都離不開對於家庭的想像。中國人通常才見面認識沒幾分鐘,就開始打聽起對方的父母親族、祖宗八代了;就像人若離開了「家庭」這個座標,就毫無社會立足之地似的。中國人常常以為,人非屬於一個「什麼」不可;弄得離婚的、單親的、喪偶的、單身的都自覺比不上有「正常家庭」的人;又無緣無故受社會不當歧視或惡意敵視。

人,真的非要依賴、附庸、屬於一個「什麼」嗎?

生下來,一個人生;往生時,一個人死。

在生死中間,暫時的「屬於」(我、我所)這麼值得強化嗎?

被家庭想像一設限,最後,民間竟將一間間的寺廟,想像成一家又一家的家人,將教界人際互動賦予家庭人際模式的色彩。幾千年過去之後,除了佛弟子當中用功一點的,會讀佛教史、會誦佛經的,還知道佛教的原貌、出家的宗旨、出世的要義之外,一般人完全不了解。愈不了解,愈以為寺廟就是「師父的家」--他們普遍不明白,塔寺堅固期是佛教後期才日漸興盛的現象。出家人有出塵之志,出了家,又何必走老路子,將家庭模式COPY來道場呢?

海內外宗研所,對於上世紀中葉以來,各傳統宗教(含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等等)明顯的世俗化趨勢,談得很多。世俗化的最大特色,以神的信仰體系來說,最常舉的實例是從獨身的神父到娶妻生子的牧師之間的歷史演變--神職人員與俗人的界線模糊化,區別愈來愈少。慢慢的,神職人員的「宗教信仰」演變為一種附庸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營利事業:有上班有下班、收入有會計報表、可以娶妻生子置家產、也可以穿俗服、留世俗髮型、打扮盛妝、飲酒食肉歌舞娛樂……最後,講道形同教書上課,離開了講台與傳道之處所,回到家裏,現實生活上與俗人差別並不大。

是不是眾生心的渴望與想像,一步一步打造成現狀?是不是中國人的人情特質,才會一見面就問:「你家在哪?你家有誰?你爸媽在做什麼?」若對象換成出家眾,出口就是:「你是屬於『哪一家』道場的?」這一問,要怎麼回答「僧寶皈依十方三世佛法僧,服務十方三世有情,不限哪國哪宗哪派『哪一家』,不像俗人一輩子受限於『一家』」呢?

之前,一位大陸法師告訴我:「你們台灣,山頭主義很嚴重。我們不會,美國那邊也不會。」說起來,也不是什麼山頭不山頭;而是「家主義」很強勢、很主流。不管什麼人,都習慣要分別一下「屬於」什麼;看看是哪一戶「家庭」、哪一間「公司法人」、哪一種「職業身份」、哪一「派」哪一「流」哪一「組」哪一「隊」……有時,這種對團體的強烈依附感、依賴感,還會讓一時失業的個人心中大為恐慌,以為他現下已不屬於任何一個公司行號團體,他的人生完了。法人是人為去虛擬、假想、設計出來的,一個幻覺、一個發明、一個假相;怎麼最後會發展成變得比自然人更重要?自然人有佛性,法人可半點也無。

這些都不是絕對的答案,只是一點點拋磚引玉的初步觀察、記錄、思考。你可以自由地提出你心目中可能的答案;在這裏,沒有人會問你「你屬於哪一家」!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色身相對論:不究竟篇


可惡!你
我曾將你當作朋友、親人、愛人
什麼都為你
都給你

可惡!你
你竟成我的大債主、敵人、仇人
什麼都賠你
都輸你

汲汲營營
辛辛苦苦
養你一生一世
到頭來你回報什麼呢?

不止息的衰老
有增無減的病痛
最後屍骨亦不存
從包袱開始 直到重擔結束

這世界上無一可恨之人
無一 可恨 之人
唯獨你是例外
這具臭骨頭 這副拖累身!

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開示錄,緣閱讀


這些早期的開示錄,市面上極少見。讀來有史、有法、有心、有人、有境、也有寫實記錄;就這樣單純作為法寶結緣。每每讀之,欲為文摘要分享,卻又數數擱筆……

有些路頭、風景、心境,沒走過的人容易憑想像而誤解。有些事件,眾生個個視角、觀念不同,徒生考古研究之爭。有些開示,當機者契;化為文字流通之後,不應機者反生疑謗。有些人來人往,時空相隔而知解互異,不如就一併放下。最後,開示點滴在心頭,紙書依舊結緣去。有緣自相應,恭敬對法寶;容有緣人隨緣求法……

且留予有緣人。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M


一年多以前,居士開始常常告訴我一個名相:M型社會。

M?這是什麼?

後來,我才明白這個所謂M,指的是社會結構的貧富差距愈拉愈大、極端化,拉到報表畫出個M曲線。再後來,對於台灣的高房價、房地產市場開天價,過分到偏離社會正義、不夠保障基本人權居住權的程度,各方專家學者也多有研討,不過,現實面的改善並不大。那些高深數據、術語我看不懂;我只知眾生真是苦難。畢竟我們都受這個業報身,同住在台灣,眾生的苦難,也同樣是我的苦難。眾生苦,法師也一起苦;大家同在一條船上,苦頭是大家吃。

別說房屋是天價;租金更是天價中的天價,而且,無法可管、無道理可講、無社會正義可言。大家都知道,房屋太貴;不過,這市面上的租金,開得更是貴中之貴--貴到同一間小小房間,房客若是付個十五年至二十年房租,租金就足以幫房東完全抵掉當初買房子的成本。結果,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下來,原本就有錢的房東會更有錢;等租金回了本,再去買房子收租,一個人買一大堆房子登記名下,坐擁高租金收入,往生再轉手給子孫血親。

而另一方面,沒錢的房客再怎麼老實繳租金也沒有用,交一輩子還是窮,買不起房子,也存不了什麼錢。這個租金,繳了幫助原本就有錢的房東成為小富翁;幫小富翁成為中富翁;幫中富翁成為大富翁--一個窮房客,幾十年後,猶原還是個窮房客。而且可笑的是,若這個窮房客想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決定吃吃苦頭、背個房貸的話,他會十分驚奇地發現:他要付高利息,而其他年薪百萬或以上、比他有錢得多的社會菁英們,卻能得到比他利率低得多的利息優待。好多、好多貧苦老百姓,每個月點點滴滴幾百、幾千、幾萬地到處繳錢、付費,供養著極少數有錢人出入豪宅名車、動不動出國遊玩,錦衣美食的權貴人生。聽起來,還頗有中世紀坐擁莊園、指揮老百姓的貴族氣派哩。

愈有錢,愈優待,處處優待;愈貧困,愈沒有資本,處處付高價。

So called M.

它真是社會正義功能失調的M型集體共業大業障。

好不容易想通了這個,我真覺得眾生非常、非常苦難。在這裏,連當中產階級也辛苦地不得了,何況是小老百姓?這麼個M型一輩子、折磨一輩子、被錢追著跑追一輩子,誰還會想回到此方世界呢?誰還會想來這裏投胎哩?誰想再過這種心靈生活貧乏、卻為物質生活拼得要死的工蟻人生呢?

難怪諸佛菩薩高僧大德勸修淨土法門……在此方世界,現實處境這麼辛苦,至少,淨土的理想、平和、純淨、平等,能帶給無量苦難眾生心靈上的安慰、人生的希望、光明的願景。到彼岸、到彼岸、到彼岸。
彼岸,M型苦難不存在的佛國淨土。

English Lesson: What time is it?


What a simple question!
What a useful conversation!
What a mystic point of view!
What a great vivid sensation!

But...
May I ask you, dear friends
Is it real? 
Is it even true to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