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提及退出教會、改信佛教的理由時,誠實告白新生代的心聲:「……歐洲年輕人很少結婚,同居者遠比結婚者多。大家都有愛情對象,教會卻規定不許婚外性行為、不許離婚、不許避孕、不許墮胎、……這個不可以,那個也不可以,要叫我們日子怎麼過?連避孕也不行,連保險套都不准年輕人用!不管年輕人經濟壓力有多大,只會強迫年輕人生小孩,我寧可改宗。我們這一代很少人會固定上教堂了,教堂裏多半都是老人。」
他提及棄台灣佛教就本土天主教的理由時,一語道出知識份子的常態心聲:「……台灣學佛的人很多,這我知道。可是你們都是一言堂、都是山頭,有意見的永遠只有那幾個,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聲音,不敢講話。以前台灣早期的集權政治我已經受夠了,我不希望以後的人生繼續那樣過。一般老人家可以,可是我受不了那種環境……」
絕大多數人介意的不是來世的天堂、地獄、淨土、他方世界,而是當下、此時此刻此生此世在六根門頭能第一線感知納受的社會處境與生活態樣。當教義採取的俗諦立場與眾生心一致時就留得住信眾。當宗教詮釋與眾生期待不一致時,人們已經不會像中古世紀民智未開的人民一樣出於對神權統治、團體壓力、政教迫害的集體畏懼心理而勉強維持傳統信仰。當宗教詮釋與時代需求脫節時,現代人不會情願表裏不一地應付屈就,卻會直接選擇棄教改宗,或更直接了當地乾脆主張無神論。
在這樣的時代,普賢十大願王之「恒順眾生」是關鍵法門。隨順因緣、適眾生心、善巧接引,才有辦法廣開八萬四千法門,令眾生發歡喜心,出於自由意志且心甘情願地接受信仰,從事修行。
絕大多數人介意的不是來世的天堂、地獄、淨土、他方世界,而是當下、此時此刻此生此世在六根門頭能第一線感知納受的社會處境與生活態樣。當教義採取的俗諦立場與眾生心一致時就留得住信眾。當宗教詮釋與眾生期待不一致時,人們已經不會像中古世紀民智未開的人民一樣出於對神權統治、團體壓力、政教迫害的集體畏懼心理而勉強維持傳統信仰。當宗教詮釋與時代需求脫節時,現代人不會情願表裏不一地應付屈就,卻會直接選擇棄教改宗,或更直接了當地乾脆主張無神論。
在這樣的時代,普賢十大願王之「恒順眾生」是關鍵法門。隨順因緣、適眾生心、善巧接引,才有辦法廣開八萬四千法門,令眾生發歡喜心,出於自由意志且心甘情願地接受信仰,從事修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