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佛子大分兩種:
一種結緣重點在法。想了解中華民國(或台灣)的佛教特色或佛學主張,希望有因緣到台灣參訪、安居、求學,關心佛法事業在不同國境的運作情況,對東西佛教文化比較有興趣等等。這是以正念發心結法緣的四眾佛子。
一種結緣重點在人。想了解法師的性別、年紀、出家年資、外語程度、教育程度、到外國居住的可能性等等。有時則是別有居心,心不在道。
有個外國小朋友佛子東問西問地研討「佛法」(簡單的入門概念與跨國比較)數年後,突然有一天心血來潮問了一個問題:「師父,你出家多久了?」得到答案後,他很驚訝:「幼年就出家?」得到否定的答案後,他突然沉重起來:「你幾歲?你介意我問嗎?」不介意。對一個堪當兒子的外國小朋友有什麼好介意的?明講正處在中年與老年的交界點。得到答案後,小朋友沉默了。「可是,你的照片看起來很年輕!」知道小朋友是佛教徒,我耐心地解釋,出家人看起來年輕很正常。過沒多久,小朋友靜悄悄地自動退出朋友名單,就此消失。這樣的反應很典型,與先前上網物色男女朋友物色到僧眾身上的人群一樣,用世俗擇偶條件秤斤論兩的尺度決定網友人際圈,很平常。
小朋友受了打擊。他憑照片誤判法師與他年紀相若,法師卻從頭到尾都很清楚面對的是堪當兒子的年輕佛子。這邊接眾度眾,那邊另有盤算,最後真相大白,小朋友只好不告而別。基本上,若是求法,師父不是愈老愈讚嗎?原來如此。原來之前研討佛法只是人際戰略,打算混熟了挖個資啊……
在台灣,初次認識或見面的人只要知道法師的真實年紀都很驚訝,看到身份證件時更是挑眉瞪眼。有個出社會工作不久的台灣小朋友就當場反詰抗議:「師父,可是你沒有皺紋!」我聽了當場一楞。好問題。出家這麼多年沒管過皺紋不皺紋,事後特地研究一番。證件真是寶物啊,我這麼思惟著。幸好有這些法寶配備可以證明我真的夠老呢!
依俗諦,人間世有很多人際判斷是以色身為標準,不是以心智能力或精神境界。不只居士如此,僧眾也一樣。至少出家資格、受戒資格這兩件大事就以色身年紀為標準。這不是執不執著身見的問題,而是隨順俗諦行事。開悟也好,不開悟也好,男眾法師上男眾架房,女眾法師上女眾架房,一樣要隨順世俗諦依身體分別。第一義諦絕男女相,世俗諦上分別種種性別妄相。體上不分別,用上要分別。一般而言,愈是愛將「不分別」三個字掛口頭的就愈少在日常生活實務上檢驗佛法教義理論。
以前男多於女的人口政策或性別文化是錯誤的,容易令欲望相對較強的性別(男性)因戀愛擇偶問題產生巨大生活焦慮或嚴重暴力衝動,欲望相對較不強的性別(女性)則往往被迫放棄理想單身生活步入可有可無的婚姻。錯誤的性別人口政策或性別文化似乎對世界和平的願景有礙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