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知見


如從人誦讀,分別籌量是名「知」;自身得證是名「見」。譬如耳聞其事,猶尚有疑,是名「知」;親自目覩,了了無疑,是名「見」。解脫中「知」、「見」亦如是差別。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六》


諸阿羅漢雖得解脫知見,解脫知見有減:不得一切智故,上上智慧根不成就故,諸法念念生滅時不知別相分別故。佛上上智慧根成就、知諸法念念別相生滅故,解脫知見無減。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六》


有我、有法,多為在家者說,有父母、罪福、大小業報。所以者何?在家人多不求涅槃故,著於後世果報。為出家人,多說無我、無法。所以者何?出家人多向涅槃故。求涅槃者,不受一切法故,自然滅是涅槃。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六》


何等是出世間道?如實知世間,即是出世間道。所以者何?智者求世間、出世間,二事不可得;若不可得,當知假名為世間、出世間。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七》


但為破世間故,說出世間,世間相即是出世間,更無所復有。所以者何?世間相不可得,是出世間;是世間相常空,世間法定相不可得故。如是行者不得世間,亦不著出世間。若不得世間,亦不著出世間,愛、慢破故,不共世間諍。何以故?行者久知世間空、無所有、虛誑故,不作憶想分別。世間名五眾,五眾相,假令十方諸佛求之亦不可得:無來處、無住處、亦無去處。若不得五眾來、住、去相,即是出世間。

行者爾時觀是世間、出世間,實不可見;不見世間與出世間合,亦不見出世間與世間合;離世間亦不見出世間,離出世間亦不見世間。如是則不生二識,所謂世間、出世間。

若捨世間,不受出世間,是名出世間。

若菩薩能如是知,則能為眾生分別世間出世間道、有漏無漏一切諸道,亦如是入一相,是名「道種慧」。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七》


二因緣發起正見:一者、外聞正法,二者、內有正念。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