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佛典故事:美食 Great Food


槃頭王率領眾臣、百姓、善男信女一起四事供養毘婆葉佛與僧眾,準備豐富的上味美饌與高級雅座。事前準備完成後,槃頭王親自執持香爐,長跪啟請如來應供。於是,毘婆葉佛帶領眾僧著衣持鉢出發到王宮應供,國王為表達誠意甚至還親自接待。

沒想到,這件供佛齋僧的修行美事竟然激發城中知名的婆羅門因提耆利的強烈妒意,改寫佛教史,成為日後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當時僧團中有一名彌勒比丘重病無法出門,因此,在國王施設的齋僧大會功德圓滿後,毘婆葉佛與眾僧便為病比丘僧請食,打包外帶。宮廷美食並非尋常人家可享,佛僧一行人路過梵志山時,為病僧準備的齋食的美觀與芳香吸引來大量人潮圍觀,含婆羅門因提耆利與他的五百弟子在內。

「哎呀,這些光頭沙門,應該隨便吃吃馬麥就好了,不應該接受王室供養,吃這麼高級的貴族食物!」因提耆利知道國王一心學佛,心裏相當不是滋味,轉身又跟自家弟子們再重複抱怨一遍:「你們有沒有看見這群光頭修行人哪?有沒有看到他們吃得多好?」弟子們知道師父不開心,便順著話尾藉題發揮:「有有有,有看見!這些師徒啊,嘖嘖嘖,全部都應該吃馬麥!」

為了吃,起分別,起惡念。為了吃,也為了宗教市場比拼,婆羅門集體講起是非八卦。只是講講八卦有沒有關係?講八卦也有講八卦的因果。

很久很久以後,無量無邊大劫過後,婆羅門因提耆利不斷轉世修行,成就佛道,號為釋迦牟尼佛。他的五百弟子也依願力轉世為僧,現世身證五百羅漢。當時無法應供的病比丘彌勒也轉世了,就是彌勒菩薩是。

只為當年的嫉妒與口過,婆羅門因提耆利與五百弟子都下過地獄。雖然在無量劫後修行證果,依舊為殘業惡緣受報,在毘蘭邑受困九十天,每天只能吃馬麥充飢。當年的婆羅門因提耆利沒說給毘婆葉佛吃馬麥,只說給眾比丘吃,所以,釋迦牟尼佛受困時至少還能吃得到馬麥的麥仁;至於五百婆羅門弟子還追加強調連佛都要吃馬麥,所以,五百羅漢連麥仁都沒得吃,只能吃麥皮……


原典出處:《佛說食馬麥宿緣經》


-修行筆記-

一、如何食存五觀,正念受食?

二、如何於飲食的當下正念起觀,不貪美味亦不憎劣味,平常心以待?

三、出於保障白心食品、防止黑心食品的良善動機而揭露食品資訊算不算講八卦?造口業分很多種,就俗諦而言可大致區分為善口、惡口、不善不惡口(無記口)等等。哪些話應該說?哪些話不應該說?

四、馬麥是動物飼料級食品。在食品管制不彰、飢饉荒旱多見的古代,人類為求生存逼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吃動物飼料充飢已屬劫難。換成現代,若食品業者故意以廉價動物飼料級食品充當人食高價販售的話有沒有問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