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9日 星期六

盛唐宗教風景:當和尚遇見貴妃(六)

 

 消失的情人節,不消失的戒律 ~ I started a joke

《舊唐書》與《新唐書》:三角戀愛,兩版史書,一場悲劇

佛弟子在佛陀入滅後應該「以戒為師」或「以佛為師」、「以法為師」或「以僧為師」呢?依佛學邏輯思惟以上四個答案的話,全數成立且互不衝突。若論以戒為師,戒定慧三學增上,戒學本身就是「佛寶對僧寶所說的法寶」,成佛之道正知見。若論以佛為師,遵循釋迦牟尼佛(佛寶)的遺教去修行,戒定慧三學增上,成佛之道正知見。若論以法為師,遵循釋迦牟尼佛的遺教(法寶)去修行,戒定慧三學增上,成佛之道正知見。若論以僧為師,遵循釋迦牟尼佛(天上天下首席大沙門)的遺教去修行,戒定慧三學增上,成佛之道正知見。所以基本上對僧眾弟子沒有什麼太大爭議。

有爭議的是誰?絕大多數的戒律爭議都出在在家眾,尤其是千古以來千變萬化的戀愛婚姻立法、風俗、文化、性道德、家庭制度、親子倫常標準出入之大與版本之多簡直是論文研究不完之餘還會一直無常演變下去!以楊貴妃的兩段婚姻而言,放在現代民主憲政國家簡直就是不可置信的逆倫三角關係:亂倫通姦在先,奪媳扶正在後。

大唐尚佛,壽王李瑁卻在在家眾不邪淫戒的戒律精神幾乎邊緣化的時代氛圍下成為兩代婚姻犧牲品:母親是唐玄宗的寵妃武惠妃,她的早逝無法保證他的繼位。妻子被唐玄宗強占成為繼母寵妃楊貴妃,獻妻保命的下場一樣沒辦法交換到王位!

至於武惠妃之死則是故意違犯在家眾不殺生戒的下場:武惠妃勾結李林甫和楊洄誣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謀反,害死三個潛在的王位接班人。但此後她惡夢連連、總見冤魂索命,未久也驚嚇過度而死。佛教作為盛唐國教,對皇族本身的家庭倫理似乎並未產生太大的規範作用,主因就在於在家戒律有高比例必隨當代國法波動的現實。

無論依《舊唐書》或《新唐書》哪一版,楊玉環捨身當女道士究竟是男方或女方的意願,對壽王的立場而言都不是重點。壽王的養父甯王正巧在楊玉環入住道觀時往生,他藉此表奏願以養子身份為甯王守孝三年,逼唐玄宗答應。孝道原本是善法,但是,因緣法相不同就被利用為愛情宮鬥心機手段了。守孝三年期間的壽王無法接近女色、娶妻再婚,唐玄宗只能再苦等三年不得動彈!孝順二字被這對父子用以較勁,結局是父方的耐性得勝。三年後,守孝期滿,唐玄宗一面安排韋氏女下嫁壽王,一面理所當然地讓楊玉環正式還俗、入宮、晋昇貴妃、父奪子媳倒變成讓後代傳頌千古的真愛史詩。

皇室雙破不殺戒、不邪淫戒後,姻親們加倍不理會道德、戒律、禮度、節操。

楊貴妃的兄長楊國忠大耗盛唐國力,節度使安祿山不滿、造反,造成唐朝中衰關鍵的「安史之亂」。唐玄宗與楊貴妃、宰相楊國忠、太子李亨等人出逃四川,護駕軍士要求李隆基處決楊貴妃以平亂,玄宗只得賞賜帛帶讓楊貴妃在梨樹自縊。只不過,愛妃之死也沒換得江山。不久,李隆基之子李亨在靈武繼位號為唐肅宗,快速奪走皇位。

佛弟子在佛陀入滅後應該「以戒為師」或「以佛為師」、「以法為師」或「以僧為師」呢?依修行邏輯思惟以上四個答案的話,以佛教為國教的盛唐或貶佛揚道的盛唐末期都不應該發生上述宮鬥慘劇。不該發生的法相竟然發生的關鍵在於在家戒律學的詮釋大多數受制於當代國法、隨不同朝代、不同時空背景、不同當權者而異,在專制集權政體的大唐帝國制度下就不可避免地受王族任性左右。古印度的王法與中國歷代王朝的王法當然出入極大,在家戒律標準也就演變出隨方毘尼的大量變異版本了。

婚姻法制史有沒有對佛法的不邪淫戒詮釋學與戒律實務產生影響?那當然!國法必定影響佛教戒律,這也是佛陀時代的君王動不動「可以隨便」開後宮坐擁五百(含以上)個老婆以外還附帶終身嫖妓自由,而中華民國現代公民人夫卻「萬萬不可」的在家性道德/佛教戒律標準更易的法理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