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日 星期二

供過於求?一起創造「需求的緣起」吧!

新聞講我國藥師人數「供過於求」,拙僧大感意外。

如果人才「太多」,為什麼我為了查西藥要直接查歐美專業藥庫網站,台灣沒有自己中英日文多語對譯的藥庫網頁?

如果人才「太多」,為什麼專業的醫學、藥學文件要交給醫學外行的外語系所等外系業餘譯者?

如果人才「太多」,為什麼國人還需要看密醫?幹啥不健保掛號看有牌醫生再依處方去藥局拿藥?

如果藥師人才真的「太多」,為什麼還有人敢拿沒核可沒標示明細的私釀藥酒給老法師、賣不需處方籤的黑市黑藥給出家眾?

其實,教授、律師、……已經講了十年二十年的「供過於求」,最後變成誰在業界誰要開拓非典工作、找到個人特色強項。司法界的工作飽和與業績競爭早在約民國八十年代就開始了,造成律師業明顯的集體收入下滑。我有位學長出身律師世家,爸爸是老律師,子承父業且專業領域一模一樣,他就坦言跟爸爸年輕時代的收入根本不能比;接一樣的案子,他的收入只有當年爸爸的五分之一以下。司法界有沒有阻擋新生代踏進律師行業?沒有!司法界習慣制度性思考再加上信仰人口比例很高,有的拼命創造案源分工,有的開創新型服務,有的反正不缺錢就退下來專門培養新人或接班人,有的走理想或「過人生」(寫武俠小說,發唱片,開演唱會,娶美女老婆拼生產報國,開公司,重拾教職教學生,跨系攻博士,……五花八門人才用不完)。別的不談,就光做一個「婚前契約」、「小三條款」、「法律系相親結婚連鎖服務」就生意做不完了,還很熱門。這是正經八百在講;法律系所多的是拖到四、五、六十歲才結婚的「深思熟慮找真愛超晚婚人格」,做法律系所婚戀聯誼產業就賺翻,客戶是愈老愈富裕、愈老愈身份地位重要又高貴。

政府要面對現實:台灣人平均智商高,會讀書也愛讀書,能做白領工作的人口比例的確較高,這是現實。DNA就比較聰明,政府有責任幫忙創造就業機會或發明新的工作需要。

例如,做我們台灣自己的藥物資料庫:中西藥跨國多語對譯,又或者跟各公司企業合作開設健康管理諮詢部門,派藥師去公司駐點。講到公司……連法律系畢業都經年累月吃過期食物、亂吃到一堆胃腸病常常掛掉、內臟功能不好,不敢結婚生小孩,其他行業怎麼辦?不學醫藥食品的不少都是健康生活外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