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the cloud be the cloud, water be water. Limitless,pure, and empty in essence, actually nothing's been written. 雲水無界,無界無非界。
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詠香蕉花
2024年9月29日 星期日
貓貓,狗狗,師兄弟
2024年9月28日 星期六
東京事変:仏だけ徒歩(只有佛陀徒步)
我曾問過比我老約二三十歲的同門師兄弟(換算成當下也至少七八九十歲)世代,為何她們喜歡唱梵唄?不都充斥黃梅調、歌仔戲、地方戲曲流行情歌?她們的答案是「親切」;那些我們覺得是老人家才喜歡的老歌都是她們青春歲月、談戀愛結婚生育的時代的庶民流行歌曲。她們喜歡佛曲並不是因為佛曲選用老歌而是因為佛曲唱的「老」歌實際上就是她們年輕時代的「流行音樂」。
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雜阿含經》法語選錄(四十四)
131
以能修於正見緣故,身壞命終,得向善趣,生于天上。以能懺悔正見之故,能淨一切眾生之心,亦能淨於眾生結業煩惱罪垢。賢聖弟子得聞此事,即時修學。若時及時分,時分中間,中間晝夜已過,如是時中,為殺時多,不殺時多?以義推之,殺生時少,不殺時多。我於彼時故作殺生,我實不善,所作非理。我從今已後,更不復殺。我於一切更不生嫌,更不生恨,亦不生嫉,深生歡喜。生歡喜故,深生愛樂。生愛樂故,深得猗樂。深猗樂故,得受於樂。以受樂故,其心得定。賢聖弟子心得定故,得與慈俱。與慈俱故,無怨嫌恨,得於無嫉,其心廣大,志趣弘博,無量無邊。善修慈故,於彼東方一切眾生都無怨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於一切世界普生慈心,作是意解,當修立如是善心,於善中住。
132
不愁念過去,亦不求未來,現在正智食,纔欲為存身。
欲於未來世,追念過去事,
六情皆怡悅,是以顏色和。
如新生茅葦,剪之置日中,
凡夫自燋乾,其事亦如是。
133
捨慢常入定,別想盡知法,一切處解脫,不放逸空林,
由不放逸故,能度彼死岸。
134
種植園苑林,洪流置橋船,曠野造好井,要路造客舍,
是人於日夜,福業常增長,
正法淨持戒,如是趣天道。
135
施飲食得力,施衣得盛色,施乘得安樂,燈明得淨目,
屋宅一切施,如法教弟子,
能作如是施,是名施甘露。
136
若有能信施,使心極清淨,今世若後世,飲食福隨逐。
137
若遠至他國,行伴名為親。於自居家中,慈母最為親。
於生財利所,眷屬乃為友。
能修功福者,是名後世親。
138
人生壽不定,日日趣死徑,無常所侵奪,壽命甚短促,
老來侵壯色,無有救護者。
恐怖畏向死,欲得寂滅樂,
應捨世五欲,不宜深生著。
139
四時不暫停,命亦日夜盡,壯年不久住,恐怖死來至。
見於死生苦,而生大怖畏,
捨世五欲樂,當求於寂滅。
140
能斷於五蓋,棄捨於五欲,增上修五根,成就五分法,
能渡駛流水,得名為比丘。
《別譯雜阿含經》
2024年9月25日 星期三
《雜阿含經》法語選錄(四十三)
121
復有五因緣故,能令正法久住於世,不沒不退,不忘不失。何等為五?恭敬世尊、尊重於佛、供養於佛、常能至心歸依於佛。於法於戒,及以教授、同梵行者,亦應供養、恭敬、尊重、至心向之,以此五種善因緣故,能使正法久住於世,不沒不退,不忘不失。以是義故,應當恭敬佛、法、教授、同梵行者。
122
(略)
123
(略)
124
佛言:「我亦以三事調御:一、須濡語。二者、麁語。三者、不濡不麁,而得調伏。云何名為一向須濡?如佛告比丘:『汝若修三業善者,獲善果報,此是天,此是人。』是名一向以濡而得調伏。云何名麁?如說三惡道,此是身口意業造惡果報。云何名為麁而濡?說身口意有諸善業,得生人天,此是身口意善所獲果報;亦說身口意有諸惡業,當墮三塗,斯亦身口意所獲果報。是則名為亦麁亦濡,而調眾生。」
如來世尊以此三事用調眾生,若不調者,終不與語,亦不教詔,亦不指授。
如來若不教授,設不與語,設不指授,如是者則名毀害,是真毀害。
125
無惱觸故,得無惱語。雖復為彼之所惱觸,不惱於他。雖復為彼之所惱語,而不惱語以惱於彼。雖為他惱,不生心惱。以不惱故,世人咸稱能忍善者,亦復於彼生忍善想。若如是者,能修正見。修正見故,正業、正語、正命、正志、正方便、正定、正念。修正定故,為他所觸,而不生惱。不生惱故,名為忍善。
126
汝諸比丘從今已後,若有所須,欲捉之者,當作草木及捉糞想,寧捉糞穢,不捉寶物。
127
設受欲樂,我說下賤。設受欲樂,我說為中。設受欲樂,我說為上。何者下賤?非法聚財,又不非法聚財,自樂己身,而為己身作正樂因,此亦不供養,亦不名與妻子、僮僕、親友、眷屬,亦不隨時供養沙門、婆羅門諸福田等,不修上道,不作樂因,不得樂報,不作生天因緣,是名為下。何等名中?設受欲樂,或時如法,或不如法,或為殘害,以自樂身,亦復安樂父母、妻子、僮僕、親屬,乃至不作生天因緣,是名為中。云何名上?所謂如法聚財,不作殘害,身正受樂,正理供養父母及與妻子、僮僕、親友,乃至能作生天因緣,是名為上。
除是二邊,趣向於道,所謂三種欲樂,及以三種無益苦身,趣向中道。何等名為捨於三種欲樂之事,及以三種無益苦身,向中道耶?聚落主!貪染欲樂,惱害自身,亦惱害他,自他俱害,現集諸惡,於當來世,亦集諸惡。以此因緣,心煩悲憂,受諸苦惱。設盡欲結,亦無自苦,亦不苦他,亦復無有自他之苦,現在之世,不集諸苦,於未來世,亦復不集一切眾苦,以是義故,得現法樂,離眾惱熱,不擇時節,得近涅槃。於現在世,能得道果,智者自知,明了無滯,不隨他教,是名初中道。聚落主!復有中道,離於惱熱,不擇時節,得近涅槃,智者自知,不隨他教,所謂正見、正語、正業、正命、正定、正方便、正志、正念,是名第二中道。
128
一切種種苦惱之生,皆由於欲,悉因於欲,欲為根本。
是故當知,眾生苦惱,種種憂悲,皆因於欲,由欲而生,欲為根本。假使四愛敗壞變異,便生四種憂悲苦惱,若三亦皆生於憂悲苦惱,若有一愛,便生一憂悲苦惱。若無愛者,是則無有憂悲苦惱,離於塵垢,如池蓮華,不著於水。
129
我憶九十一劫已來,無有一家以熟食施,而致損減。汝今且觀一切諸家,多饒財寶,眷屬僮僕,象馬牛羊,是富基業,有不從施而得者?不盡從施我,獲斯果報。有八因緣能壞諸家:若為王賊所侵,為火所燒,大水所漂,失所伏藏,生於惡子,不解生業,威逼用財,惡子無理,用於財貨。一切世人皆云:「八事能破居家。」我今更說第九之破。言第九者,所謂無常。離是九種外,言沙門瞿曇能破諸家,無有是處。若棄如是九種因緣,言沙門瞿曇,能破諸家,不增長者,無有是處。不捨是語,不捨是欲,如斯等人,猶如拍毱,必墮地獄。
130
欲知上田,如我弟子,諸比丘、比丘尼,我為說法初中後善,成於己利,句義微妙,滿足利益,具足清白,顯發梵行。彼比丘、比丘尼聽我法已,依止我住,歸依於我,依憑於我,我為舟主,而濟渡之。我為開眼,令得視瞻,住於安樂。彼等聞已,各作是言:『佛為我說,我等咸當盡心修行,便於我等長夜利益,得義得樂。』彼中田者,如我弟子優婆塞、優婆夷,我為說法初中後善,成就己利,句義微妙,滿足利益,具足清白,顯發梵行。彼優婆塞、優婆夷聽我法已,依止於我,歸依於我,依憑於我,我為舟主,而濟渡之。我為開眼,令得視瞻,住於安樂。彼等聞已,各作是言:『佛為我說,我等咸當至心修行,便於我等,長夜利益,得義得樂。』欲知下田沙鹵惡者,如諸外道,我亦為說初中後善,乃至顯發梵行。彼諸外道各能聽受,隨其所樂,乃至一句,解其義趣,亦為彼等,於長夜中,救濟利益,得義得樂。
《別譯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法語選錄(四十二)
116
昔佛在世,大德比丘,久修梵行,善樂佛法,深達法式,少欲知足。自行阿練若行,讚嘆阿練若行者。著糞掃衣,讚歎著彼糞掃衣者。次行乞食,讚嘆乞食者。
若有沙門及婆羅門毀頭陀者,是等即為毀呰於我。若有讚嘆頭陀功德,是等即為讚嘆於我。所以者何?我以種種因緣,無數方便,讚嘆頭陀所得功德,安立頭陀,讚嘆頭陀,諸行中勝。
117
我修離欲之定,入于初禪,作意思惟,迦葉比丘亦欲離惡不善,有覺有觀,入于初禪,亦復晝夜,欲入初禪;二禪、三禪,及第四禪,亦復如是。我若發心欲入慈心、無嫌怨心、無惱心、遍廣心、善修無量,於其東方,作如是心,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作是心,我於晝夜,欲修是心。摩訶迦葉,亦復如是,欲入慈心、無嫌怨心、無惱心、遍廣心、善修無量,於其東方,作如是心,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作是心。我若修於悲喜捨心,我於晝夜,常入此心。摩訶迦葉亦復如是,於晝夜中,常入此心。我欲滅除惱壞,却於色想,除若干想,入無邊虛空,亦欲晝夜常入此定,識處不用處,非想非非想處,亦復如是。我亦欲入神通等定,能以一身作無量身,以無量身還作一身。我欲觀察諸方上下,入于石壁,無有障礙,猶如虛空,坐臥空中,如彼鴈王,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至梵天,手捫日月。若我晝夜欲修是定,迦葉比丘,亦復如是,欲入於彼神通等定,能以一身作無量身,以無量身還為一身,觀察四方,四維上下,能以此身入于石壁,無有障閡,猶如虛空,坐臥空中,如彼鴈王,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至梵天,手捫日月,亦欲晝夜常入此定。天眼、天耳,及他心智、宿命、漏盡,亦復如是。
118
如來、世尊、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為教導故,引彼月喻,日漸增長,能具慚愧。離於無慚,忍于罵辱,禁制身心,往返人間。
119
佛告迦葉:「世間若有聲聞弟子,都無至心,實非世尊而言世尊,實非羅漢而言羅漢,非一切智言一切智。如是之人,頭當破壞作於七分。我於今日,實是知者,實是見者;實是羅漢,而言羅漢;實等正覺,言等正覺。我所敷演,實有因緣,非無因緣,而說法要。實有乘出,非無乘出。實有對治,非無對治。實有精進,非不精進。能斷結漏,非不能斷。迦葉!汝今應作是學,諸有所聽,是善法儀,應當至心受持莫忘,尊重憶念,捨於亂心,宜應專意觀五受陰增長損減,常應觀彼六入生滅,安心住於四念處中,修七覺意,轉令增廣,證八解脫,繫念隨身,未曾放捨,增長慚愧。」
阿難當知,若有人能正實說者,應當言:「我是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持佛法家,禪定解脫諸三昧門中,出入無礙。」譬如轉輪聖王,所有長子,未受王位,五欲自恣。我於今者,亦復如是,是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持佛法家,禪定解脫諸三昧門,出入無礙。
120
尊者迦葉語舍利弗言:「如來寧可說色滅已,生於後有,乃至非生非不生。世尊於彼色所盡處,正智解脫,然都無有死此生彼,死此不生彼,亦生亦不生,非生非不生,是故不答。如斯之義,甚深廣大,無量無邊,無有算數,乃至盡滅。受想乃至識,死此生彼,乃至非生非不生,亦復如是。此是動轉,此是憍慢,此是放逸,此是有為造作之業,此是愛結,此愛生彼愛不生,彼愛亦生彼,亦不生彼愛,非生彼非不生彼,如來愛盡得善解脫,愛盡生彼,有亦無也。不生彼,有亦無也。生彼不生彼,亦無也。非不有生彼,非不無生彼,亦無也。此義甚深,廣大無邊,無有算數,至於盡滅。大德舍利弗當知,以是因緣故,如來於問中,而不正答,死此生彼,此死不生彼,亦生彼亦不生彼,非生非不生。」
《別譯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法語選錄(四十一)
111
若有比丘,無所染著,不愛縛家,不生增減,心無嫌恨,亦不嫉妬。見他利養,心生歡喜。見他施彼,亦不忿恨。於修福者,咸皆隨喜。又不自讚己有德行,諸所言說,恒為一切。見餘比丘,同至他家,終不譏毀,於自他所,心無高下。若諸比丘能修善心,如向所說,乃名隨順,如法周旋,往返人間。
若有比丘心無縛著,如空運手,乃可出入,往返諸家,不生增減,不生懊惱,亦不嫉妬。見他利養,心生歡喜。見他布施,不與於己,亦不忿恨。見修福者,普皆隨喜,乃至心無高下。
佛告諸比丘:「諦聽!諦聽!至心憶念。若有比丘為人說法,作如是念:『我為彼人而說於法,當令彼人信敬於我,能多與我飲食、衣服、病瘦醫藥。』若作是說者,是名不淨。若有比丘為人說法,欲令聽者證解佛法,除現在苦,離諸熱惱,不擇時節,導示善趣,為其顯現,乃至能令知者自知,不從他教,離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能令聽者聞其所說,如法修行。為令聽者於長夜中,得法、得義、得利、得安,如是說者,名為清淨慈悲之說。憐愍利益,欲使正法得久住故,如是說法名為清淨。是故比丘應作是念,為人說法,當作是學。第三亦如上所說,迦葉比丘能如是說,為令聽者證解佛法,乃至欲令正法得久住故,憐愍利益,作如是說,是名清淨,稱可佛法。」
112
(略)
113
說十二部經,為欲除滅諍訟勝負。
我佛法中,終不如是我勝汝負,乃至我所說法句義具足,汝之所說句義不足。如是諍訟,實非我說。
若能至心,實知有罪,然後懺悔,後莫復作。如是懺者,善法增長,無有退失。
114
佛告迦葉:「汝於今者,見何因緣,而不為說?」
迦葉對曰:「若不信者,退失善法,便生懈怠,無有慚愧,愚癡無智,貪著他物,有恚害心,睡蓋所覆,掉動不停,於法疑惑,深著我見,具於煩惱垢污之心,喜瞋失念,無暫定,有如是等種種不善惡法,決定具有。如斯等人,尚無少善,況復增進善法,無有退失?若復有人,具於信心,不退善法,精進不倦,能修慚愧,有智之人,具行善法,無有貪想,遠離瞋嫌,除睡眠蓋,心不掉動,無有疑惑,不著身見,心淨無染,不喜瞋恚,能住心念,具於禪定,善法不退,若有具上種種善法,我尚不說彼人善法停住,況不增長?如斯等人,於日夜中,善法增長。」
佛告迦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不信者,退失善法,乃至如斯等人,尚無少善,況復增長?若復有人,具信心者,不退善法,乃至我尚不說彼人善法停住,況不增長?」
115
有比丘,共相恭敬,我今亦當習學其行,自修阿練若行,讚嘆修阿練若行者,自行乞食,著糞掃衣,讚嘆乞食著糞掃衣者。少欲知足,常樂空閑寂靜之處,勤修精進,心不馳散,恒樂禪定,自盡諸漏,讚盡漏者。以是之故,一切比丘咸來親近,安慰問訊。
《別譯雜阿含經》
2024年9月23日 星期一
2024中秋月夜:土星與鬼影耀光的世紀相遇(攝影集)
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舉報一隻愛叫的公雞:「牡雞司晨」也能檢舉?
2024年9月21日 星期六
性平指標:對女性出家的心態與社會觀感
一般而言,性平水準高的國家允許女性出家,而且教育文化程度高的話對於佛教古籍的現代法義詮釋也就相對性平,跟宗教師人口本身的素質正相關。
相反的,性別歧視愈嚴重、女性物化或生殖工具化愈嚴重的國家就愈流傳一種有性別歧視的現代說法:「女眾本來就不能出家。」那是後人的性別歧視版詮釋,並非佛典原意。
無論大小乘、南北傳,佛陀初成道時都有受魔王波旬騷擾的公案,而佛陀的回應也都見於原典:佛陀說四眾弟子未具足、化緣未了,不能一證道就入滅。何謂四眾弟子?在家男女二眾加上出家男女二眾;佛陀從成道之初就金口講白會收女眾出家,不是只收「三眾弟子」。
所以,值得玩味的問題就出現了:既然連南傳所宗的四阿含都對佛陀本生公案明示乃「四眾弟子」而非「三眾弟子」,究竟女性不可以出家的性別歧視詮釋是後期何時代才出現的說法?帝王以生育政策干涉宗教?抑或就單純是「性好女色」貪淫貪到巴不得全天下的女體都為淫所用、不要學男性追求精神修行成就?男性修行人禁女色、斷淫行的選項一向在人類歷史上被肯定是「高尚且道德的行為」;那麼,是出於何種俗世想法切割,斷女色的高尚行為只有男性可以,女性不可以一樣高尚地斷男色?為何女性不斷男色卻相反地被評價為高尚、斷男色出家反而不高尚?矛盾相反的性別定位究竟是什麼時代的產物?
性別歧視的宗教詮釋並不是佛陀本意,佛陀的本意早就跟波旬講明白了:他要先收四眾弟子,不收就不入涅槃。
那麼,性別歧視的宗教詮釋是誰的世俗見解?古代帝王?擁有偏差性活動模式的古代後宮?被帝王施壓的古代宗教領袖?或者,被求取女色的身心衝動折磨一輩子、偏偏在男多女少(惡意墮女胎留男胎)的性別失衡人生現實下在婚戀市場居於競爭劣勢的男性人口?
有些事情並非想像上的似是而非道德口條可以解決。例如,有些人會崇拜春秋戰國的古書,就誤以為春秋戰國的性別文化用文言文寫的也很「高尚」。以前我遇到那種過份崇拜古書的人時都會笑一笑談歷史課學到的現實:古人多戰亂、多疾病、多飢荒、多夭折,普遍短命,所以春秋戰國才流行童婚、早婚、多生育、一夫多妻。那個時代,一般人平均活到最多四、五十歲,才會有必要十幾歲結婚生育、三十幾歲當祖父母,早死才有必要把生育時間點前推並增加性對象。古人會那樣不是因為古人比較有道德;古人採用多P性交為性生活常態、多P多偶後宮婚制是因為古人短命且不幸,用雜交方法創造更多的懷孕人口才能抵消戰亂頻繁、民生生活水準低落所造就的嬰幼兒超高夭亡率。相反的,現代人擁有科學、醫學、農學、現代化民生條件與相對普及的文化教育,現代人才擁有足以揚棄雜交婚制、童婚制、未成年生產常態制的生存條件,才敢將古人的性文化定調成邪淫、視古代性別歧視為野蠻落後的封建遺毒。以性別平權精神而言,出生在數千年前的佛陀實在比古今絕大多數男性都前衛進步太多。
長大
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
《雜阿含經》法語選錄(四十)
《雜阿含經》法語選錄(三十九)
《雜阿含經》法語選錄(三十八)
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
中秋不生心法帖
一、你們不生
時值中秋節,秋不高,氣不爽,揮汗如雨似盛夏,一大早就被居士媽媽念:「你們都不生,人口怎麼辦?我就直白講了,像我有兩個小孩,至少哪天我躺在那裏(往生)還有人處理屍體……」
我們不生?
全球人口在短短半世紀後就可望飆破一百億了,還擔心地球人口?更值得擔心的是人口無限增值下的生態保育、溫室效應、天氣異常、糧食安全、環境災難、資源競爭吧?
二、中秋中秋者,即非中秋,是名中秋
很奇怪,中秋節不是應該聊聊楞嚴心月、標月之指、明心見性、宗門教門?又或者,退而求其次,至少也說說嫦娥、后羿、吳剛、玉兔搗蛋或搗藥、長生不死藥、月餅、柚子、……乃至太空人登陸月球或NASA月球或火星的太空移民站種菜糧食計劃?怎麼哪壺不開提哪壺地劈頭就無厘頭插播生不生孩子?
經查,原來中秋節還是某尊台灣人熱愛的神明的生日:月下老人!
說有多奇怪就有多奇怪;身為神明的月下老人掌管情緣、姻緣,管理生育系統的是其他神明才是!
三、情人劫外更有中秋劫
關於月老,中國文學史上尚有典出《續玄怪錄》的古文怪談「定婚店」一則,是講一個書生文官謀殺童女未遂,醜小鴨長大變天鵝,十四年後迎娶回豔麗嫩妻的傳奇故事:
杜陵韋固,少孤,思早娶婦,多歧,求婚必無成而罷。元和二年,將遊清河,旅次宋城南店,客有以前清河司馬潘昉女見議者。來日先明,期於店西龍興寺門。固以求之意切,旦往焉。斜月尚明,有老人倚布囊,坐於階上,向月檢書。固步覘之,不識其字,既非蟲篆八分科鬥之勢,又非梵書。
因問曰:「老父所尋者何書?固少小苦學,世間之字,自謂無不識者。西國梵字,亦能讀之。唯此書目所未覿,如何?」老人笑曰:「此非世間書,君因何得見?」固曰:「非世間書,則何也?」曰:「幽冥之書。」固曰:「幽冥之人,何以到此?」曰:「君行自早,非某不當來也。凡幽吏皆掌人生之事,掌人可不行冥中乎?今道途之行,人鬼各半,自不辨爾。」固曰:「然則君又何掌?」曰:「天下之婚牘耳。」固喜曰:「固少孤,常願早娶以廣胤嗣。爾來十年,多方求之,竟不遂意。今者,人有期此,與議潘司馬女,可以成乎?」曰:「未也。命苟未合,雖降衣纓而求屠搏,尚不可得,況郡佐乎?君之婦,適三歲矣,年十七當入君門。」因問:「囊中何物?」曰:「赤繩子耳。以繫夫妻之足。及其生,則潛用相繫,雖仇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此繩一繫,終不可逭。君之腳已繫於彼矣,他求何益?」曰:「固妻安在?其家何為?」曰:「此店北賣菜陳婆女耳。」固曰:「可見乎?」曰:「陳嘗抱來鬻菜於市,能隨我行,當即示君。」及明,所期不至。老人卷書揭囊而行,固逐之,入菜市,有眇嫗抱三歲女來,弊陋亦甚。老人指曰:「此君之妻也。」固怒曰:「煞之可乎?」老人曰:「此人命當食天祿,因子而食邑,庸可殺乎!」老人遂隱。
固罵曰:「老鬼妖妄如此!吾士大夫之家,娶婦必敵。苟不能娶,即聲妓之美者,或援立之,奈何婚眇嫗之陋女。」磨一小刀子,付其奴曰:「汝素幹事,能為我煞彼女,賜汝萬錢。」奴曰:「諾。」明日,袖刀入菜行中,於眾中刺之而走。一市紛擾,固與奴奔走獲免。問奴曰:「所刺中否?」曰:「初刺其心,不幸才中眉間爾。」後固屢求婚,終無所遂。
又十四年,以父蔭參相州軍。刺史王泰俾攝司戶掾,專鞫詞獄。以為能,因妻以其女,可年十六七,容色華麗。固稱愜之極。然其眉間常貼一花子,雖沐浴閒處,未嘗暫去。歲餘,固訝之,忽憶昔日奴刀中眉間之說,因逼問之。
妻潸然曰:「妾郡守之猶子也,非其女也。疇昔父曾宰宋城,終其官。時妾在繈褓,母兄次歿,唯一莊在宋城南,與乳母陳氏居,去店近,鬻蔬以給朝夕。陳氏憐小,不忍暫棄。三歲時,抱行市中,為狂賊所刺,刀痕尚在,故以花子覆之。七八年前,叔從事盧龍,遂得在左右,仁念以為女嫁君耳。」固曰:「陳氏眇乎?」曰:「然。何以知之?」固曰:「所刺者固也。」乃曰:「奇也!命也!」因盡言之,相敬愈極。後生男鯤,為雁門太守,封太原郡太夫人。乃知陰騭之定,不可變也。
宋城宰聞之,題其店曰「定婚店」。
四、我們不生
出家眾談論的不生不是在家眾想像的那種不生;「不生」是很有深度的法義諦理:八不中道。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龍樹菩薩《中論,卷一》
所以,無論是居士媽媽、居士阿嬤、居士阿婆、居士阿太,總之不管是坐三望四地一心期待半打一打曾孫的歡樂晚年或是早已五代同堂兩個人一起變出一兩百人的強力生育世家,不要再念我怎麼「不生」了……諸法無生無自性!不生,不滅!
五、生與不生
我初次公開宣告我長大不結婚生小孩是在我就讀幼稚園的年紀,被整屋子大人搞丟我的心愛寶貝小黑羊又天天殺雞宰魚地把我心目中的「寵物」變成「食物」打擊產生「出嫁人生負面觀感」而心生煩惱。家父對我的評語是「書讀太多,眼睛長在頭頂上嫁不掉」,無可奈何只是講講。最離奇的是,等到我現出家相後人生才突然轉變成幾十年不斷被各路人馬催婚催生;最最離譜的是最後連結婚對象都不管了,開口就詰問怎麼不生孩子?有血緣的親眷是這樣,沒血緣的居士也是這樣!彷彿看到我的「人」的當下不念一念結婚生小孩就渾身不舒服。
簡直是莫名其妙,對不對?
(看到僧相竟不會正心思惟佛法僧三寶、開悟解脫、成道證果、修福修戒修定修慧)
縱暫不論心法、八不中道,中道實相等僧家本份事,老人家生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