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性平水準高的國家允許女性出家,而且教育文化程度高的話對於佛教古籍的現代法義詮釋也就相對性平,跟宗教師人口本身的素質正相關。
相反的,性別歧視愈嚴重、女性物化或生殖工具化愈嚴重的國家就愈流傳一種有性別歧視的現代說法:「女眾本來就不能出家。」那是後人的性別歧視版詮釋,並非佛典原意。
無論大小乘、南北傳,佛陀初成道時都有受魔王波旬騷擾的公案,而佛陀的回應也都見於原典:佛陀說四眾弟子未具足、化緣未了,不能一證道就入滅。何謂四眾弟子?在家男女二眾加上出家男女二眾;佛陀從成道之初就金口講白會收女眾出家,不是只收「三眾弟子」。
所以,值得玩味的問題就出現了:既然連南傳所宗的四阿含都對佛陀本生公案明示乃「四眾弟子」而非「三眾弟子」,究竟女性不可以出家的性別歧視詮釋是後期何時代才出現的說法?帝王以生育政策干涉宗教?抑或就單純是「性好女色」貪淫貪到巴不得全天下的女體都為淫所用、不要學男性追求精神修行成就?男性修行人禁女色、斷淫行的選項一向在人類歷史上被肯定是「高尚且道德的行為」;那麼,是出於何種俗世想法切割,斷女色的高尚行為只有男性可以,女性不可以一樣高尚地斷男色?為何女性不斷男色卻相反地被評價為高尚、斷男色出家反而不高尚?矛盾相反的性別定位究竟是什麼時代的產物?
性別歧視的宗教詮釋並不是佛陀本意,佛陀的本意早就跟波旬講明白了:他要先收四眾弟子,不收就不入涅槃。
那麼,性別歧視的宗教詮釋是誰的世俗見解?古代帝王?擁有偏差性活動模式的古代後宮?被帝王施壓的古代宗教領袖?或者,被求取女色的身心衝動折磨一輩子、偏偏在男多女少(惡意墮女胎留男胎)的性別失衡人生現實下在婚戀市場居於競爭劣勢的男性人口?
有些事情並非想像上的似是而非道德口條可以解決。例如,有些人會崇拜春秋戰國的古書,就誤以為春秋戰國的性別文化用文言文寫的也很「高尚」。以前我遇到那種過份崇拜古書的人時都會笑一笑談歷史課學到的現實:古人多戰亂、多疾病、多飢荒、多夭折,普遍短命,所以春秋戰國才流行童婚、早婚、多生育、一夫多妻。那個時代,一般人平均活到最多四、五十歲,才會有必要十幾歲結婚生育、三十幾歲當祖父母,早死才有必要把生育時間點前推並增加性對象。古人會那樣不是因為古人比較有道德;古人採用多P性交為性生活常態、多P多偶後宮婚制是因為古人短命且不幸,用雜交方法創造更多的懷孕人口才能抵消戰亂頻繁、民生生活水準低落所造就的嬰幼兒超高夭亡率。相反的,現代人擁有科學、醫學、農學、現代化民生條件與相對普及的文化教育,現代人才擁有足以揚棄雜交婚制、童婚制、未成年生產常態制的生存條件,才敢將古人的性文化定調成邪淫、視古代性別歧視為野蠻落後的封建遺毒。以性別平權精神而言,出生在數千年前的佛陀實在比古今絕大多數男性都前衛進步太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