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三耶三佛有如是功德,如是自覺知,如是甚深極微妙無比,於中自覺諸法。設復有人誹謗我言,彼或有聲性與相應,有如是有餘,如有作是說,有餘沙門出家若婆羅門,聰明黠慧若天住止,若欲界魔天,若梵天色界妙者作如是而說法,我亦不見彼相亦無因緣。如彼所說,若復不見其相,云何不等正覺亦作是說?見彼而說法,逮安隱處而自娛樂,為等正覺亦到無畏處,及餘無著,廣說如契經。彼最為妙無著不搖動處,無若干彼名,當轉梵法輪。彼梵世尊轉此法,所謂賢聖八品道,當於何處而轉?或作是語:「於此眾轉為妙,於此眾而師子吼,亦不於空處而轉,於此師子吼亦無恐畏。」復作是說:「欲降伏彼眾故,此最初無所畏。第二諸漏未盡,此義云何?所謂有漏障中有諸恐畏,若復斷智具足。此第二第三我所說道法,此有何義?所謂有如是實,為彼故求,彼作是說,此造諸內入,此第三第四有所縛。彼有十事,人所修行,在眾無恐畏,或無恭恪心。彼如是無有威儀,以是之故於大眾而懷恐怖,雖復有恭恪心,明黠如實,有此威儀,彼亦復有恐畏。於眾雖復有恭恪之心,於彼雖無畏,彼義有愚癡,雖復承事供養、恭恪之心,然不數數修行,雖復修行,亦不經歷久,於中亦有恐懼之心。於彼雖久修行,意不捷疾,於中故有恐懼。雖有捷疾之意,亦不親近,於中故有恐懼之心。彼雖親近亦不實依,於中亦有恐懼之心。意雖依善自無此善,於彼眾中故有恐懼之心。若復遍有此意,然不有巧便,彼於眾中故有恐懼之心。」彼世尊為菩薩時,承事師眾三界牢要寶幢,從錠光佛以來,三耶三佛若干劫,極淨無瑕穢,一切無幽不照,緣彼覺意有如是形類,所為成就,為彼道故九十一劫而造行。爾時世尊得受名號,起如是黠慧而成佛,與智慧相應意悉覺悟,依彼善意一切皆悉辦、一切意無著,彼第一無染污,亦不懷恐懼心。是故世尊如是常住恒入三昧,於彼智有勝,無數世有勝,作是觀察,其有難問者,終不猶豫,文字無缺。於是便說此偈:
身如師子王,欲度彼園觀,
群獸皆驚怖,各奔走東西。
如是無所著,大眾現勇猛,
不樂生死原,以法度天人。
《僧伽羅剎所集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