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施恩望報:家業


生子太歡喜,為之聚財寶,
各為娶妻子,而便驅棄我。
此等無孝慈,口言為父母,
如彼羅剎子,垂死驅棄我,
譬如馬槽櫪,滿中置谷麥,
少馬無敬讓,驅蹋于老者。
此子亦如是,無有愛敬心,
棄我使行乞,不如杖愛我。
我今捉此杖,禦狗及羊馬,
行則佐我力,暗夜為我伴,
指水知深淺,若趺扶杖起,
蒙杖除多聞,是杖愛念我。

《別譯雜阿含經》

按:

此偈乃佛為被不孝子棄養的老婆羅門所說。家庭單位作為社會基礎經濟單位以追求「付出必獲得回報」為常態倫理,父母的教養勞務以求取孝養收益為主要目的,經濟自主能力與心理獨立能力強大到完全不希望子女回饋或不必子女孝養也能安度晚年的成功父母(例如身為國王王后或富裕企業家等)在社會上比例不高,絕大多數父母是以趁年輕投資晚年經濟來源為動機(養兒防老)而生育。既然多數家庭單位以追求「付出必獲回報」為常態期待,「施恩不望報」的布施道理或「施者受者所施物均了不可得」的三輪體空觀在家庭關係中幾乎難以適用,家庭就隨處可讀「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親子之間存在大量利益衝突,很難超然。

有勇氣當父母者在期待子女感恩回報的同時最好要有「縱使子女無法回報或沒有能力回報也能生存、養老、善終」的基本認知,才不會期待過高、成果過低而起大煩惱。如果像開公司或投資股票一樣計算養育子女會賺取多少金錢孝恩反饋,親子關係變質為講究投資報酬率的準勞資關係,不但家庭生活很難歡喜和樂,自覺一生付出很多、收獲很少的父母也容易心生怨結,反而讓親子關係成為最親近的惡緣。

在華人圈,身為父母還為追求反饋收益、孝順表現、相處時間把子女告上法院的現象愈來愈多(華人社會過度仰賴民間孝道文化支撐老人福利與分攤養老財政支出,通常國家在老人福利方面的建設、結構、組織、預算、人力配置都很薄弱,華人老人很少質疑制度不彰或國家拒絕負責相關福利責任的系統問題,往往苛求本身經濟壓力、工作壓力、育兒壓力已經過大的親生兒女),愈告反而讓新生代愈質疑家庭的價值或功能,過度功利化的不愉快親子關係變成新生代不願成家生育或「過份積極地促成已重病、零勞動力的老父老母出家住廟讓年輕法師長期免費照顧」的新興理由。

傳統「施恩望報」的家庭期待變相成為常見訟源,親子對薄公堂翻臉成仇,究竟是不是應該做出符合現代生活的時代修正或許也值得大家好好思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