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4日 星期二

家暴倖存者的口述歷史


閱讀作為真誠的傾聽有很多形式:讀書,讀人,讀心。

她活下來了,實在很不容易。

她的父母晚婚,父親是一個繼承幾筆土地家產、學歷平平的小地主,母親娘家看中他的財勢背景逼她出嫁。在這宗完全沒有感情基礎、僅論社經條件的媒合婚姻中,她自幼目覩父母鎮日吵架、打架之餘,還要忍受沒有愛情的母親恨她性格長相酷似父親而毒打她、背後在親族面前講壞話中傷她,最後兄弟們甚至有樣學樣也會動粗打她。全家鬥爭,互相壓迫,她成為弱肉強食的家暴鍊最底層的犧牲品,全家大小打她一個。

一直打,打到她著魔被邪靈附身求遍天主教教堂與基督教教會的神職人員為她驅魔,也打到她自我懷疑有憂鬱症去就醫,最後打到她離家自己一個人住從此遠離家暴人生,她才終於發現一件事情:她懷疑她的父親有某種程度的精神疾病。受盡家暴折磨後長大成人自立就業的她開始覺得父親怪怪的:婚後不工作,一直吃遺產度日,明明是小地主卻為人十分吝嗇。除了與母親吵吵打打起衝突以外,他的嗜好就是看看書與「洗」書;打開水龍頭用水清洗書本。她說一直到離家後她慢慢追溯這段不堪過往才覺得父親有很多日常舉動不正常。遺產的福報並沒有在她的父親手上留多久;他搶搭民國七十年代股票萬點行情風潮炒股票也把所有遺產在隨之而來的股市崩盤一舉賠光。接下來換母親工作養他們全家,夫妻加倍失和。她說她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一點點遺傳到父親的病?她一直對這個世界無法感到有興趣、有目標、人生有什麼目的。

她的母親還健在,八十幾歲的獨居中風寡婦,子女全都四散別住。接觸佛法不久的她說完她的故事後下個結論:「我覺得我欠她。不知道上輩子對她做了什麼,這輩子要這樣子還。」現在她已經遠離中風的悪口暴力老母了,不怕被毒打也不怕被講壞話,剩下一個單純的修行法門選擇問題:「哪個佛教法門好?不相應怎麼辦?誦經好?聽開示好?誰開示好誰開示不好?全世界是不是阿彌陀佛最大、阿彌陀佛比釋迦牟尼佛大所以外面都教只要念佛就好了?師父,你看我會不會結婚?人家都說我有姻緣會嫁到一個很疼我的老公,師父你看我什麼時候遇到?」

一樣是家暴倖存者,我懂她的心理反應為什麼是這樣:

一、台灣有相當嚴重的孝道迷思。家暴兒/家暴女除非被父母親族虐打致死不會說話,否則只要活下來都會不斷自我指責,被傷害、被虐待卻替加害人找藉口。自我指責的因果錯位是「一定是我不好、我不對、我造業、我欠到才會投胎遇到家暴父母親族」而非「是我的家暴父母親族不道德、違背法律、無視因果業報而造惡業故意與我結大惡緣」。這項典型的因果錯位(道德責任倒置)從道德文化不明是非不辨正邪的錯誤論述開始。

二、解嚴前台灣的社會、學校、家庭三個環節的感情教育、性教育、倫理教育、法治教育幾乎逼近真空,打造大量依憑社經條件媒合的無愛香火婚姻。時代遺留的重大代價是合法的證書背書了子女的合法法律地位、應付上一代的香火期待卻完全無能擔保家庭生活品質。夫妻很少是證果的在家修行人而是沒證果的在家凡夫;把兩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外擴往往造成下一代第一線身心嚴重受害。

三、宗教團體的神職成員通常受時代共業限制,也會迎合世俗老舊觀念倡議為生殖而生殖的無愛香火婚姻並配合國家政府政令催生,進而讓愛情與婚姻二元割裂、家暴世代循環的老問題不斷代代複製重現。家醜不可外揚的傳統讓絕大多數功能失調家庭的家事問題迴避家事法院進入宗教諮商系統吃案、壓案、息事寧人,成為一種封閉的人際失能循環。

四、家庭不完整有多元模式、種類繁多,造成絕大多數人都保留或多或少的童年遺憾,長大成人以後渴望從自己成立新家庭「再來一次」重頭彌補。她很清楚她的父母不相愛、無法相處、家庭不溫暖,其他在家眾也迎合她的心理遺憾、順著她鼓勵她找人嫁。關於這點,由於她本身原生家庭就是「父方股市大輸,母方工作養家」的模式,我問她知道不知道時代不一樣了,現代有高比例的適婚男性都期待太太工作賺錢,雙薪家庭很多?務實而言,統計數據顯示家暴受虐兒選擇婚姻以後十分幸福、打破上一代家暴魔咒的人口比例很低,事實上有高比例受制於社經背景、人際背景、教育背景、身心條件等等重演上一代的不幸。期待婚姻的她對家暴受虐兒扛負的共業包袱恐怕沒先做功課;想幸福就要努力。

很多人感嘆這是一個大家都想說話卻沒人想要傾聽的時代。太多人渴望不斷說話被理解、了解、認同、安慰、激勵、肯定卻很少人願意效法觀世音菩薩布施一雙耳朵傾聽眾生苦難與給予慈悲的溫柔與包容。我們無法當家暴受虐兒的父母(業力如是),不過我們可以隨緣盡份傾聽與對話,一起從受苦受難的此岸漸漸朝向修行證果的彼岸位移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