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清淨道論表解》研讀短札


一、緣起

有緣一讀,且不論宗派。有人發心整理,有人發心印;若沒人發心讀就可惜了。

二、時空

當時的僧眾,有當時的民情、風俗、天氣、地域、觀念、王法……等條件限制。幾千年都過了,身為現代人,還是要面對當代的現實。

三、戒定慧三學

修行宗旨不變。不過,現在是出門搭飛機、講話用手機、房裏裝冷氣機、每天要開機關機的全球資訊世代--應眾生機,就要萬變不離心宗,亦不離當下的時節因緣!

四、勸發受戒

現代人難修難在受戒就不太敢--怕破戒就怕受戒;沒受戒就不持戒。第一步「戒」就跨不出去,定、慧兩階又如何提昇?

五、根器

表格化、系統化、體系化的修行次第充滿條列式的古文佛學名相與佛理。出家眾專攻修行可以讀得非常法喜;不過,已經被各種世俗考試與評等折磨一生、日日繁忙的在家眾,恐怕很難產生興趣……

六、實修

路,清楚指出來總是好的。重點中的重點:要肯跨步走出去!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The Zentury of Earth


Sorry, all my friends from almost 30 different countries...
I'd like to write in each of your specific languages, but I can't.

Please keep zazening / sitting meditation...
May all Buddhas in the ten directions bless you all.

Sweet chan dream!

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寫在拉屎放尿之前


之一 小藍梅鬆餅

有一年,在一個下霜的日子,靜靜拿出小盒封藏而盛產的小藍梅,翻出買了很久卻不忍一讀的佛學論文,平底鍋裏的小鬆餅慢慢熱著。只有搞這種無油煙、無快炒、無刀工、無技術可言的小玩意兒,才能把食物對人生的時間占有率壓到最低--它就放著、擱著,讓溫度與火力去照顧;人可以搬一張椅子坐著讀書。

之二 咖啡理論

人生前十年,身邊盡是愛咖啡又分我喝的人。再十年,是自己愛咖啡愛得要命卻嚴禁我喝的人。又再十年,夾處在相信咖啡是毒藥或解藥、致死藥或長生藥、文化侵略或文化交流……各說各話、誓不兩立的兩派人馬間,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就像所有食品理論一樣;各派不同見解代代過招,到底靈不靈、準不準也不知道!三十年過後,我終於明白咖啡不只是飲料,還是理論;就端視你本身願意相信哪個--或者,你的個人體質或遺傳願意配合或證明哪個;或者,與你相處的人,依多數決支持哪個……

之三 亂吃

你常常說,我在亂吃。世間是相對的;你的不亂吃,我吃了偏偏生病。

之四 大家庭與小家庭

在小家庭持家,很難去領會大家庭廚房的特質--非得要多元化、個人化、特色化不可:一大家子什麼人都有,各有各的需求與口味,年紀與健康情形個個不同,世代差異也大。甚至,還要時常搞花樣變菜色,不然,吃厭了、吃煩了、吃不合、吃不慣,輪流胃口不佳或鬧腸胃病是常有的事。掌廚的想一意孤行?好生等著吧!大家嘴上不講,愈吃愈少、愈吃愈快、吃沒兩口應付完就落跑;最後,剩菜剩飯既然只合你個人脾胃,只好你自己一個人認命去了啦。

之五 不淨觀

所謂「吃」,好歹都嘴巴進、屁股出;再怎麼講究吃喝,又要養生又要保健的,結局也是屎尿一路。每天花這麼多時間泡在廚房裏,做什麼?

之六 文化

吃,也是一種文化。空性是空性,論俗諦,吃,又是一種藝術、學問,也是一種教養。

之七 麵包、米飯、瘦與胖

當討厭麵包和咖啡的人,摃上討厭米飯和炒菜的人……放心,不會怎樣。弱勢的愈吃愈瘦,強勢的愈吃愈胖。「廚房就我管,我最大!你沒本事就閉嘴,不然你想怎樣?」

之八 把女人看破,把男人放下

你敢娶她?你一定頭昏了吧?大概沒親眼看過她下廚前後的嘴臉與模樣……
妳敢嫁他?妳一定發瘋了吧?肯定連他下廚洗碗掃地拖地到底有無本事也莫宰羊……

之九 人生與禁忌

觀察同桌吃飯的人。如果,對方一天到晚唸菜錢,他心裏嫌你多一張嘴吃閒飯;如果,對方一天到晚打探你的家境,他對你有目的、有想法;如果,他連你吃幾顆饅頭、吃幾片水果、喝多少湯都有意見的話,眼睛放雪亮,這種斤斤計較的飯局,就算了吧!

之十 花果茶

過期食物惜福久了,深感前半生像夢一樣。當年凡過期食物一律丟掉以免傷身害命的金科玉律,早就拋諸腦後。久而久之,尤其在遇多了常常把食物放過期、不會管理、經年吃過期食物又惡性循環的老人之後,就更無所謂了。世事如浮雲啊,人家高興就好。喝茶去!

Flower Talk


Why? Oh why?
One of you picked me up;
Another of you smiled!

Why? Oh why?
None of you said a word,
All human beings call it Chan!

秋海


海浪聲當然喚不醒月光;卻是半夢半醒的月色猛扯著海潮。

他靜悄悄地感受初秋的寒,輕輕在心底背起金剛經:如是我聞。如是我聞,一時……一時佛在。佛在。他默背著,看整片沙灘睡在黑夜裏,也看他的年少潛藏在心底。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慶幸遇上這部經;遇上佛經,一句句、一字字,晶晶亮亮,像秋潮上方那輪月亮。那月亮,直截照進生命的本質;讓虛浮迷妄的、貪瞋痴怨的、混亂茫然的……全都無從隱藏。

「喂,阿國,發呆啊?」朋友遠遠叫道。
「沒事,背經。」放下背一半的經,他遙相應答。
「哦,金剛經哦?」海浪聲與經名,也會遙相對喚嗎?
「對啊。」老朋友的好處就是不用解釋太多。
「背經做什麼?」朋友的身影與水花交疊、分離、再重疊、再切離。
「說來話長……」怎麼講呢,人生。
「好啦,大家都知道,你是修行人啦!哈哈。」朋友笑了。
「哈哈。哪敢當;還不就凡人一個。」他也笑了。

他又接著默背下去。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假如可以,他也很想親見如來--人與佛之間,一介凡人與一位覺者之間,若相遇於秋海,會有說不完的故事吧?他想問:「世尊,我會不會成佛?什麼時候?在哪裏?」他想親眼看見一個人最極致的潛能。他想與心如金剛、目如蓮的世之尊者對話。他希望,有那麼一天,他也會是像經典中被授記成佛的佛子一樣;合掌靜聽自己將證佛果的預言。但是,以色見、以音聲求,又豈非行邪道而不能見如來呢?他又合掌回向,將念頭先放下,任冷風吹,難得的清涼……

難得秋海上的月光。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Autumn Heart


Hear the sound
Feel the move
Watch your step, my friends
Seasons, months, days, ...

Your heart is an autumn leaf
Flying and Dancing by
Upon the river of time
Hours, minutes, seconds, ...

Anywhere, anytime
Right here

Just now
It is Chan

面對現實


修行道理這麼好,回過頭,重點還是要「面對現實」。

面對現實,面對當下的時節因緣、目前的時空背景與時代環境、生活的現實處境及生存條件、個人的心力、體力、能力、願力。面對現實,經典上的教理才是活的。否則,始終隔了一層,只知法語微妙美好,卻無從親自體會;只知道理高超脫俗,卻僅止於文字知解。面對現實,認清自心,直視無明、煩惱、妄想、不足、錯誤;面對才會看見,看見才有希望改變。

恭喜你,有在改變。修行,修正行為;修心,修正心念。真正落實,真正面對,善調身心,每天、每天真真實實在進步、在提昇、在超越。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乞者之秋:窮開心


秋已涼 街頭人來人往 

發零用錢的人管理拿零用錢的人
發放薪資的人死盯請領薪資的人
算錢找錢的人應付賺錢花錢的人

涼涼的 依然身為乞者

微笑地開機上線敲打輸入儲存
辛勤地栽植
一方無收入部落格

乞者啊乞者啊
世人擁有的你一點也無
卻因法布施而富貴知足

福田是三寶
福田是眾生
是法喜 是自性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To Be Or Not To Be 出家不出家


One day, a young man told his father, "Dad, I'd like to be a buddhist monk. Please..." His father looked at him, "Well, you can be a monk only if you work hard and give me NT$1,000,000; you have my word!" The young man was a nice son who respected his father, he agreed and worked had to fullfil his dharmma dream. Then, after a while, when he got NT$100,000, he met a girl. After that, when he got NT$500,000, he got a promotion, the girl became his girlfriend. Finally, when he got $1000,000, at hand, he was happy for his business and the future-wife. Did he mention his wish to his father again? No. Of course not. He gave NT$100,000 to his father and decided to be a husband instead of a monk. Did his father remind him of his dharmma dream again? No. Of course not. This was exactly what his father wanted in the first place: He wanted to trap his son with money and lust; he never wanted him to be a buddhist monk.

Lesson? Oh, if you want to be a buddhist monk, discuss this issue with an experienced buddhist monk; if you want to be a buddhist nun, discuss this issue with an experienced buddhist nun. Ask someone who understands your goal and purpose very well; ask someone who is and will be walking on the dharmma road.

有一天,單純的年輕人求爸爸:「爸,我想出家。」爸爸看看兒子,回答:「好啊,不過,你要先工作賺一百萬給我,我就放你出家。我保證!」兒子很孝順,也就勤奮上班存錢,日復一日。過一陣子,存了十萬,他認識了一個女孩。再一陣子,存了五十萬,公司讓他升官,女孩成為他的固定女朋友。又再努力一陣子,忙到他昏天暗地,終於存到一百萬。此時,他對工作職位與未來的太太都很滿意;於是,一百萬給了爸爸之後,婚事也決定了,他即將成家。他再也沒提起當初賺一百萬的初發心:出家。爸爸也沒再提起當年的保證:錢拿到手就放他出家。因為兒子「現在的樣子」就是他真正的目的:他內心深處根本從不打算放他出家!所謂「一百萬放出家」的條件純粹只是一種手段、一種拖延戰術、一種轉彎抹角的謊話。道心不堅的年輕人最後在金錢與美色中迷失了。時間一拖,隨業流轉,他將當年的出離心與初發心全部忘得精光;慢慢的,當年的持戒精進也隨著年歲增長與妻子的不信佛法而一一散光。

教訓?想出家成道的話,還是找法師請法,請問法師吧!

樹比黃金


出生的那條路整排菩提樹。
家人喜歡抱小娃去摸菩提樹葉--
他喜歡,一摸就咯咯笑,開心極了。
不是榕樹,不是別的,就是菩提樹。

安靜地與樹在一起,遠離人間八卦。戴斗笠,拉著又長又笨重的水管,水化人工雨,從樹頂尖上方,成霧四散。風此時迎水而生,水打枝葉、水擊枝幹、水珠向陽。雲朵在天空慢慢經行,水痕在土地上漸漸擴大。澆樹,一件天下稀有的絕等上上好差事--好涼、好靜、好怡人。

與樹為友,天長地久。

這等好事最好放心頭。畢竟,多數人在意的是眼下能兌換現鈔支票的行當,不是這類眼光長遠的愛地球志舉。又不打人脈、不跑應酬、不爭卡位、不算收入……澆樹?搞什麼?多數人並不知道,這一株株一棵棵在國際市場上價比黃金、猶勝黃金、遠超黃金。

樹替你守護大地;省你為了天災,動不動幾億幾兆地不得不花。樹替你保住空氣;免你一堆氣喘過敏兒,醫療成本再高也要保住小命。樹替你美化環境與心境;防你日夜困於水泥叢林,心理疾病外加人際問題。樹為你千古留下文化記憶;書海串串,印著文化、文明、思想、心靈。樹在人類蠢到搞挎生活環境時,靜靜地調合依報的失序。且別說樹的絕美與風骨又多麼有詩境禪意!

現在的小孩還能不能像當年,出門映目皆是樹呢?當年的小孩不用怕壞人綁票、不用怕人為意外,成群結隊天天出門玩耍,樹、草、花、泥土、天空、水池;鄰居們互相照顧,誰是哪家小孩都認得。人心一壞啊,幾個專找兒童下手的惡人一下子綁架了世世代代小孩子的童年--後來,小孩子們被關在鐵窗鋁門裏;被關在寫不完的作業考卷裏;被關到不知道一群小孩鎮日在大自然中放心遊玩的滋味--那種擔心受怕的童年簡直就像坐牢。許多小孩被關到不明白樹有多重要。不明白大自然對人生、生命、安全……有多重要。

種樹、養樹、澆樹、欣賞樹也被樹欣賞,多好!樹與森林本即大地渾然天成的福報;人在福中要知福。別以為區區小樹沒什麼了不起;樹是許多國家、許多民族珍視的特種國寶資源;你有黃金支票權勢外交,人家沒邦交、沒善緣、沒意願,就是不送你、不賣你、不理你、不甩你--今天你不把滿山的樹林當一回事,改天你多想要一棵樹也要不到!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Do you like Chinese? 你喜歡中文嗎?


When I started this blog last November, I didn't plan to write so many English articles; neither did I set up so many English topics. My first idea is simple: this will be a Chinese blog about buddhism and zen. I tried to write some poems to introduce the nun-blogger and the meaning of this blog; that's all.

English is definitely not my mother language; Chinese or Taiwanese will be my best choice of expression, of course. But later I found out something quite interesting -- people asked me whether this blog has any official English version or not; they asked me to translate or explain some contents here.

"How about using both languages?" I wondered. At least this might make the readers happier if they could understand right away without worrying about English translation or feeling that 繁體中文 is too big a challenge to overcome. The fact is, using google online translation service is quick and convenient, but too funny as well. It could turn a serious religious topic into a funny joke!

Personally, I laughed hard fo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utcome here; just couldn't help it. This push me to write more English articles... But still, I hope you'll like Chinese as much as I do.

祝你們也喜歡中文--

繁體中文,一種在全世界愈來愈少人能夠閱讀、書寫、理解、傳承的文字。
一種歷經數千年,始終活力不減的古老文字。

The Lesson of Death


Everybody dies
Any life born is bound to be dead
No matter you like it or not
No matter you want it or not

These you love
Those you hate
Even people you don't know
People you don't really care

All will end up in death
Which follows life everyday
Each step
Each breath

Be a good student
Be a great teacher
Learn with your heart
See with your mind

The Lesson of Death

Essence of Love


Like fire
Like a trap
Like a snake
Like a sweet lie

Where there is love
There is anxiety, sadness, pain, suffering
Where there is love
There is endless birth and death

Like flood
Like a trick
Like a monster
Like a strong tie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佛典故事:正妹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a Pretty Woman


安陀國的百姓,都知道尊貴的佛陀來了。佛陀大駕光臨,具足善根的各大長者們各興供養,個個歡喜無量。

長者有個年輕的獨子,尚未結婚。他想:「我只有一個兒子,真想送他出家!所謂人啊,親近善知識,增長善法;親近惡知識,增長惡法。好比說,風的本質雖然是空性,但是,吹過森林,就有芬多精天然之香;吹過糞坑墳場,就夾帶惡氣屍臭哇!又像衣服,放薰香過的箱子裏,拿出來就香氣陣陣;改放廁所,拿出來也有屎尿味啊!就這麼決定了。我這個寶貝兒子,趁佛陀來我們國家,一定要讓他隨佛出家!」

於是,長者帶著兒子求見比丘僧,請示道:「大德,我就這麼一個兒子,希望讓他出家,請大德慈悲接引度化。如果他沒這福份,我就再帶他回家。」比丘僧當場以道眼一觀,發現這年輕人出家可以持清淨戒行、增長佛法,也就欣然同意,為他剃度,收為沙彌。

話說這沙彌很用功、很聽話,出了家也安心辦道。這一天,一名長期固定供僧的居士,不知為何,一直到黃昏都沒有送齋飯來道場。比丘僧看天色晚了,心想:「這世俗人雜事多,說不定是一忙給忙忘了,不如我派弟子去取齋飯吧!」這麼一起心動念,就吩咐沙彌:「你現在代表道場,去跟居士取齋飯回來。記住,要攝心、具足威儀,依佛所教,對色、聲、香、味、觸皆不生貪念。持清淨戒,必能得道;千萬別為貪圖一點小事,破戒失人天善道又失涅槃安樂,又有辱於三寶父母師長!」沙彌聽了開示,畢恭畢敬頂禮大比丘僧後,出發了。

居士到底為什麼會忘記送齋飯來道場這麼重要的事呢?原來,當天有另一戶親友請客,邀請居士全家出門赴約。居士打理家務安排畢備,交待留守的小女兒一定要把門戶鎖好之後,就急急忙忙衝出門,把供僧的事忘得一乾二淨。

小女兒一個人看家,心裏有點七上八下、有點緊張。忽然,聽到一聲敲門聲傳來,她的心開始狂跳起來:「誰?」她怯怯地、小聲地問。「施主,是我,我是沙彌!我替師父前來取齋飯來了!」「哦,是他?」這十六歲的小女兒一聽,心花怒放:「太好了!我一直很喜歡他,這下子我的美夢成真了!」她高高興興地開了門,迎進沙彌,開始使盡渾身解數,展現女人的媚態──看哪;她把肩頭搖來搖去,都快把衣服搖掉了;她又兩眼迷離、眼神散亂,簡直像剛吸了毒;她又擺現出各種AV女優的古怪姿勢,暗示她內心很有強烈的意願──偏偏,這沙彌是個道心堅定的正人君子。

他瞪大眼睛,看著這十六歲的正妹在面前從左邊晃到右邊;又從右邊挪到左邊;扭來扭去不知道在搞什麼飛機,就是沒意思走去廚房把最最重要的齋飯拿出來!他心想:「完了完了;這三八女人是中風邪啦?還是神經病頭殼壞去?還是羊癲癇發作啊?還是,她欲火中燒,淫欲煩惱太重,想破壞我的清淨戒德?這下慘了!」這麼一想,他趕緊攝心正念,威儀整肅,臉色不變,一動也不動。

他不動,她就動了。她撲到他面前,五體投地一跪:「今天,我的心願終於實現了!我一直喜歡你,從來沒有停止過。我猜,你對我也應該有一點意思,不如成全我……我家很有錢,屋裏一堆金銀珍寶,你何不娶了我當妻子,一起享福呢?」她告白完,又一雙大眼睛眨巴眨巴地、水汪汪地深深注視著她執著的對方,等對方親口回答。

這沙彌看她一臉意亂情迷如痴如醉,知道他今天倒了大楣,遇上個女色狼。他心想:「我是造什麼孽?今天碰上這種惡緣!我寧可不要這條命,也不願意毀破三世諸佛所制禁戒!想想,以前有多少大德比丘,寧可失去生命,也要堅持戒行;這世間有這麼多佛子為典範,難道我就做不到嗎?難道,釋迦牟尼佛是他們的導師,不是我的導師嗎?我已經值遇善知識,怎麼肯造這種惡法呢?我可以不要這條命,不可以有辱於三寶父母師長!」他思考的樣子很莊嚴,很清淨,跪在一旁的十六歲正妹這下更痴迷,看呆了。

他看看她,又再深入思考:「看她這副德性,如果我拔腿就逃,她淫心熾盛,又心生慚愧,一定會追趕上來捉住我、誹謗我,告訴鄰居鄉親們是我對她有意思;不管如何,別人不明究底,一定會對我誤會毀辱一番──看來,我今天只有死路一條,沒有別的出路了。」他心意已決,便開口道:「這樣吧。妳先在外面等一等,把門窗都鎖一鎖,我呢,找個房間準備準備,妳要什麼全都依妳。」正妹一聽,趕快起身去關窗鎖門,沙彌就找個隱密房間,走了進去。

他掩上房門,找到一把剃刀,非常高興。他轉身將上衣脫了,脆下合掌,至誠立誓:「我,今天不捨佛法僧,不捨和尚阿闍梨,更不捨戒。今天難緣現前,為了持戒,不得已必須捨去性命。願我來世,出生後得以出家修道,修梵行,漏盡煩惱,得成道果!」沙彌立誓已畢,刀架頸上一刎,鮮紅的血滾滾流淌,將他赤裸的上半身染成了鮮紅色。除了一絲絲血液流動的聲響以外,房內靜悄悄地。一具年輕的修行人身體,沒過多久就變成了一具屍體。

少女等不及了。她來到房前,覺得好生異樣,叫也叫不應。她一推門,大驚失色;只見沙彌自刎而死,屍身血流過多,皮膚早已變色。所謂「色欲」,不過是貪圖一點活人的皮貌容色;一見屍體,她滿腔的欲火馬上澆熄了,取而代之的是強烈的自責、懊惱與後悔。

沒錯,早在他出家以前,她已經喜歡他了;世間所謂的愛或喜歡,又有多少能維持在純粹精神戀愛的層次?她放在心裏的愛,沒多久就發展成欲望;欲望燒昏了理智,讓她忘記一件重要的事實:對方是個有道心的沙彌,早已不同於世間上追逐女色的凡夫俗子──他並不愛她,也不要她;「愛」一直是她單方面的問題,也只是她一廂情願的妄想。現在,她活生生害死了她喜歡的人,只為她從來不了解對方心裏真正的想法。她是個愚蠢的十六歲姑娘。她原本以為天下的男人都喜歡美女、都想娶富家女少奮鬥二十年、都喜歡女色與淫欲、都忍不住會愛上她──她實在大錯特錯,也錯得離譜。

想到這裏,她不禁開始大哭,抓亂了指甲、頭髮、臉頰,哭到昏了過去。夜深了,門戶深鎖。赴宴晚歸的家人喚門無人回應,她的父親找下人翻牆,入室驚見小女兒一身混亂地躺在地板上。「妳、妳怎麼了?是不是有壞人來侵犯了妳?」他大叫。小女兒幽幽醒來,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回答。看著父親焦慮的臉,她想:「我該說實話嗎?那不是很丟臉?我該說謊賴給沙彌,騙爸爸說是他想侵犯我嗎?那不是毀謗好人,等著下地獄受大苦?哎,實在是不能說謊……」考慮半天,她跟父親坦白,是她主動誘惑對方,對方為持戒而捨命自殺;自己一看心情惡劣,才會弄得披頭散髮。

這居士學佛已久,一聽明白是女兒欲結煩惱現前,就安慰她:「別怕,一切諸法皆悉無常。」他進門頂禮守戒而亡的沙彌,準備一千金錢,連夜趕入王宮,向國王自首:「王上,我國王法規定,若有沙門死於白衣舍內,罰一千金錢。我來自首認罪,罰金也準備好了。」國王很驚訝。這個居士學佛修行已久,哪會犯這種大錯?在國王的追問之下,居士說明事情始末並責罵自己女兒愚痴、讚嘆沙彌持戒功德。國王大為嘆服,不但當場免去罰金,並下令擊金鼓宣令全國國民,一同前往居士家裏恭迎沙彌遺體。

於是在國王安排之下,以寶車運載沙彌遺體遊街,也將化妝打扮、盛裝出場的十六歲小女兒安置在明顯的地方,讓老百姓圍觀。全國老百姓,尤其是素好女色的老百姓們,不禁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喲,你瞧瞧,這個正妹天下難得啊,臉是臉,胸是胸,腰是腰,腳是腳,說有多正點就有多正點!哪個異性戀男人(或女同志)會不愛?誰不會想占有她?這沙彌真正了不起啊!雖未成聖道,為持清淨梵行戒,不但不貪女色,連命也可以不要啊!果然修行人就是不一樣;了不起!」

原典出處:《賢愚經沙彌守戒自殺品第二十四》


-延伸思考向度-

一、對沙彌與對正妹而言,「性行為」的意義有何不同?

二、正妹只知她的欲望,事實上,她對沙彌的心行與人品一無所知。世間有多少愛情也是如此──當局者迷,只顧滿足個人的愛欲,事實上,根本一點也不了解對方?

三、「愛」是什麼?凡人有幾多能分清「愛」與「欲」?

四、起心動念,故意破他人清淨梵行的果報為何?

五、新興人權理論講「性權」;為何往往忽略了拒絕淫行的「梵行權」?

六、在家眾如何落實持守不邪淫戒?

七、凡夫抱持「男人必定好女色;不好色的男人不正常」的邪見與偏見,浪費一生;古往今來諸佛菩薩高僧大德的行持是不是最好的反證?

八、假如在正規教育體制內,明白教育小朋友「性生活或性活動並不是人生必需品」,會不會明顯減少性犯罪、性消費、墮胎、外遇通姦與沉溺於色情生活當中而不可自拔的人口?

九、如何推廣「不淨觀」、「無常觀」、「空觀」等正觀觀行的修持?

十、追求欲望、實踐欲望者,凡夫也。訶欲離欲者,佛法僧也。欲望在生死輪迴中,扮演何等角色?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人生的力量 The Power of Life


男孩兩歲時,覺得能在尿褲子前穩當坐上尿壺,是力量。男孩三歲時,覺得擁有玩具車與玩具,是力量。等五歲了,覺得拿到零用錢又被老師讚美,是力量。七歲了,敢一個人上下學,是力量。到了十歲,有一票死黨兄弟,是力量。十五歲時,有女生或男生喜歡自己,是力量。十七歲時,交得到女友或男友,是力量。二十歲時,有專長或學歷,是力量。……

然後,不知到底為了什麼,二十歲之後,成為男人的男孩迷失了,無法控制力量。在二十歲到五十歲這三十年間,他會為了財、色、名、食、睡,慢慢失去作主的力量。直到老與病,再度帶他回到遺忘的純真年代;他才恍然想起,真不知怎麼過的啊;這漫漫三十年。

六十歲時,還能記得專長或學歷,是力量。六十五歲時,當年的女友或男友還沒進棺材,是力量。七十歲時,還有本事讓身邊的女生或男生繼續喜歡自己,是力量。八十時,還有一票死黨兄弟活著,是力量。八十五歲了,敢一個人上下樓梯,是力量。九十歲了,還有零用錢又被家人讚美,是力量。九十五歲,擁有健康與記憶,是力量。當老阿公一百零兩歲,只要能在尿褲子前穩當坐上馬桶,就是力量。

不論你現在幾歲,別忘了累積修行的資糧,充飽心性的力量。

家廣告與家犯罪


幸福美滿的家庭,的確有可能建立與經營。不過,前提是人們要學會停止誇大不實的「家廣告」,面對並處理在社會上並不少見的問題家庭,對於尚未成家的年輕人誠實以告,停止一再散佈「戀愛美妙、結婚幸福、家庭最好」的假相。不只是貧窮、失業、家暴、弱勢、外遇、功能失調……等問題而已;「家」向來是 M 型的存在:有高尚的、和樂的、健康的,同時也有低劣的、痛苦的、甚至是犯罪的。落差之大,並不亞於貧富差距。

她,正是無數不幸的女性之一;一個痛苦的妻子,一個心碎的母親。原本她沒有任何信仰,只是工作養家,生活也很平淡。直到意外重病讓她住院數月後,回到家,家已經完全走樣。她發現,讀國中、國小的兩個女兒鎮日鎖門、言行異常;她追問之下,才知道在她住院期間,丈夫試圖性侵她們,大女兒機靈躲過,小女兒則長期、數度成為被害人。她與丈夫爭吵、痛哭、精神與情緒都在崩潰邊緣;不過,考慮完離婚後可能的經濟、現實生活問題,她還是決定算了。她的女兒們,依然要與一個身為強暴犯、性罪犯、心理異常的「生物學上的父親」同住。她教她們如何躲,計畫她們再幾年長大外出求學可以搬出去住;同時為改造這個禽獸不如的丈夫,她拉著他走遍各類宗教道場、參加拜懺、儀式,期望他良心發現「沒有下一次」。所以,這個重刑犯,就在家人不起訴、不張揚、保密壓案的情況下,繼續每天出門上班、下班、日子照過,外人也根本不知道他是個亂倫加害人兼強暴犯,與他相處的其他女性當然也不會提高警覺心--因為「大家都不知道」。

世上還有什麼比「大家都不知道」更能縱容罪犯與背德?

世間「家廣告」打得太兇,也一直試圖遮掩並不少見的家庭問題,把家庭無節制地過度美化了。這類事情,往往要親自碰上,身處業力中痛不欲生,才會知道厲害。而且,正因為「家廣告」報喜不報憂,這些不幸的家庭被害者,不但要處理身心痛苦,還要為了不友善的社會效應而掩蓋、隱瞞、自責、無法出離……她/他深怕一開口,許多向來習慣 blame the victim 的眾人就要將她/他再二度、三度、四度傷害到體無完膚:社會上有正義感叫加害者反省懺悔的人很少,會落井下石叫被害者反省懺悔的人很多。畢竟,這類加害者往往站在相對有利的社經位置上,多的是不敢得罪他的人。

世間上,有問題的家庭在歷史上向來不少見;少見的是肯面對它、處理它、承認它、解決它的誠實社會。社會或學校不敢光明正大告訴那些受苦的人:「妳/你有權利走開。妳/你可以走開。妳/你不用再受苦受難。出生在不良家庭並不是妳/你本身的錯。」社會或學校只敢教孩子們孝順或服從父母,不敢告訴孩子們若遇上本身就有(嚴重)問題的父母時,能如何應變處理。社會或學校不敢公開坦誠,問題父母向來有一定的人口比例,問題家庭一直都存在;社會或學校幾千年來依然為了行銷戀愛、婚姻、家庭而附和「家廣告」,讓無數受戀愛、婚姻、家庭所害的個人,不但不敢走開,甚至連說出口公諸於世都不太敢。

千年誇大不實的「家廣告」,可不可以別再大放送下去了呢?想要在此時此地打造淨土,勇敢把問題家庭的傷害減到最低,不啻是一條光明路。而且,不妨參考國內外各類社會研究報告,以「正視家問題」取代「不實家廣告」!

The Path


Most people choose the way of love and desire
You don't
Most people bear the burden of hate and anger
You don't

Most people look at you and ask
"Why? Why don't you join us? "
You smile back without an answer
Upon Middle Way you walk along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無常教育學


世間無常 國土危脆
不這麼震撼教育
眾生哪會從紙醉金迷中覺醒?

心念無常 情海生波
不這麼吃苦痛心
眾生哪會從色愛情欲中回頭?

人身無常 老病死苦
不這麼生滅變化
眾生哪會看破身相回歸心性?

業識無常 因果輪現
不這麼業報起伏
眾生哪會止惡行善體空入道?

黃金鼠式的自由 Freedom of Golden Hamsters


將近二十年前,台灣曾吹起一股黃金鼠風潮。鼠鼠的可愛、安靜、小巧,一時迷倒眾生,頓時滿街可見擺滿鼠鼠屋、鼠鼠玩具、鼠鼠飼料的零售站點,學童常偷偷抱上學校,青少年帶鼠鼠逛街。紅了幾年以後,有個大而化之的朋友也養了一對。沒多久,朋友就開始左鼠鼠、右鼠鼠地滿口鼠鼠經。以下是簡單的摘要整理--

蜜月期:公鼠鼠柔弱瘦小,母鼠鼠強悍壯碩;她只在交配時才對他客氣,其他時間吃喝都搶第一。

成熟期:母鼠鼠懷了孕以後更兇、更霸氣,公鼠鼠常常躲一邊,狀似低聲下氣。

生育期:初生的小鼠鼠們很迷你、人氣旺,常常有朋友們來求見。

震撼期:本來會哺乳、照顧小鼠鼠們的母鼠鼠,被人的注視所驚嚇,出於保護本能一張口吃下了其中一隻--然後吐出一副好小、好小的半透明幼鼠鼠胸骨。

隔離期:為保護其他的小鼠鼠們,朋友含淚展示完那具屍骨後宣告暫不開放參觀。

成長期:第二代以公鼠鼠較多,母鼠鼠只有一隻。兒子鼠鼠長大,媽媽鼠鼠體型也愈長愈肥壯。

青春期:朋友發現,整籠第二代公鼠鼠們開始會與媽媽鼠鼠或姐妹鼠鼠交配。而那隻爸爸鼠鼠由於年老體弱,縱示意或擺出架勢也完全不受注意,或者直接被肥壯的媽媽鼠鼠拒絕。

覺悟期:看到這裏,朋友再也不覺得鼠鼠可愛了。他語重心長地說完全沒料到真相會是這樣。她下定決心分送各方,從此收山絕不再養。

這場黃金鼠式的性自由與權力角鬥在我的年輕時代留下鮮明的印象。哪怕是人類眼中好小巧、好可愛的鼠鼠,動物習氣還是會受限於畜生道的特性:情多想少,愚痴心重,食欲與性欲擺第一,任何其他規範都沒有。動物會被歸類為三惡道果不其然!那是一個沒有道德、沒有文明、沒有節制的獸性世界,「天性」染污而下劣。誰叫他們,情多想少,貪瞋痴熾盛,無法投生人天善道,淪為道德倫常全無的畜生,白白可惜了黃金鼠本具的佛性呢!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邪淫者的自白


就像路上隨處可見的歐吉桑一樣;他散發著用古龍水也掩蓋不了的菸酒臭味,指頭上掛著結婚戒指,下意識地搖晃著要價新台幣幾十萬的勞力士,任反光在潮溼的空氣裏刺眼地折射。身上穿著名牌西裝褲,套著欠缺美學品味的T Shirt,一雙混濁無靈氣的老眼半瞇半睜。客觀來講,長得算醜的。

他追憶起如何結識酒家女,進而成為她的唯一情夫的過程;也順便講評講評她在「各方面」的優缺點與職業表現。他一點也不弱勢:有房子、有車子、有妻子、有讀私立大學的幾個兒子、還有幾個長期包養的情婦──對於一個公家單位裏的高階公務員來講,那一點也不難。他有的是閒錢與用來瞎耗的時間。

「啊,那個北部一個;台中一個;高雄一個;宜蘭一個;還有,那個你有沒有去過那裏?那裏也有一個。我出差就去找她們。那個是離婚的;那個是有丈夫的;那個是寡婦……」他邊講邊一臉得意;當然,以他的老邁以及他成長的年代,那時代的男人普遍以為性對象一大堆就代表成功與社經地位。沒什麼,共業罷了。他以好自滿、好吹噓的口氣,炫耀跑遍全台灣,隨時有女人像奴才一樣,乖乖地等他臨幸與寵愛的事實。那還不夠;他也順便提到,公家單位辦公室裏常見的集體交叉外遇現象或下班後群起到八大行業從事性消費的人生。

原來,許多台灣社會上表面上看似人模人樣的父親,名片掏出來頗像一回事,穿著也看似有點派頭,講起來太太兒女也都不錯,但事實上背地裏的真面目不過爾爾:邪淫者。原來如此。究竟有多少台灣爸爸的真實面目是這個樣子?有多少被教育體制重金栽培出來的男學生出社會以後是這個樣子?社會上到底有多少表面上坐擁名利地位的人,真實的人生只不過是這個樣子?

他說得眉飛色舞的,揚揚得意、不可一世。好可憐。好骯髒。他就像一個女性公共廁所的馬桶,因為自己被許多女人一起共用而志得意滿。他的身體收集了來自不同女體的混合病菌、病毒、寄生蟲、細胞、血液、體液、分泌物、尿液、……,也同時不停地把它們在不同女體之間傳來傳去。

他還能講得開開心心──多走運,幾十年花下來沒死於AIDS或其他性病;太太寧可冷戰相敬如冰,也懶得在離婚證書上簽名蓋印;兒子們還依靠他的錢讀書生活,沒本事公開攤牌決裂,只好繼續把他當印鈔機。

他,一只快樂的女性公廁馬桶,為常常來光顧的女性人數之多而深感榮耀。很開心、很驕傲的女性公廁馬桶。放著好好的夫妻感情或家庭親情不要,他寧可選擇「馬桶人生」。或許,他至死也不會明白,表面上他像是個大贏家,事實上只是眾多女性所共用的馬桶與玩具吧?

雲水無界


,相狀任人觀,卻是水作的;

,映星印月,流鏡權納太虛。

,空無我,清透仍不礙著有;

,三世十方,收歸心頭上來。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老了真好!


書與文章會告訴你,人類通常十分怕老。不過,世上也有期待變老的人。原因很簡單:只有老,才能讓「人生價值」彰顯。唯有老的事實,能讓世間世俗人不再一直談這個色身,而是重視、注意這顆「腦袋」與這當下正進行書寫活動的「心靈」。

唯有老,能讓人們避口不談:「你有沒有戀愛?有沒有對象?有沒結婚?你父母做什麼行業?你長得如何如何,你五官如何如何,你皮膚如何如何,你衣服品味如何如何,你走路說話如何如何又如何,你幾歲住哪裏讀什麼家裏有誰……我兒子還沒娶!我兒子讀什麼幾歲住哪在哪工作……那個誰誰又誰誰還沒對象……」這種無聊到骨子底又花痴至極的三姑六婆生死話題--明明聽在耳裏氣得半死想揍人後一走了之,還要表現出溫文客氣的社交禮儀。

這種話題,就像在談人體、人肉交易。就好像一個人的存在只剩下一張臉、一團子宮、一個肚子可供社會利用而已;沒有腦袋、沒有心、沒有思想文化、沒有半點專業價值或文明值得這個社會記憶。

孩子們,假如「老」這件事,能讓人們重視你的心靈與腦袋,而非一直議論你的長相或婚姻市場標價與出售狀態的話,衰老也可以是一件好事情!

上課與法會


觀察一下,通常我們會發現,若循古法開研經、論教、參禪、靜坐的課程,參加者寥寥無幾;而辦場素食展、大朝山、大法會、大經懺,則人山人海、車水馬龍。這種現象已經幾十年了。對一個參與者而言,兩者差異何在?前者需要有一點點長期上課的定力與耐力,又要有一點點學養或腿功,要預習、溫習、思考、內化、發言、問答、背經書、寫作業、辦考試、交報告;後者只要當成是把逛百貨公司或交際活動的時間與體力暫時用在法事活動上,一個月或幾個月參加一次就好,不用溫習、也不用複習,更無庸背書考試,回家之後也不用改變生活習慣。

參加研經、論教、參禪、靜坐的課程,相對上心理感受度、內省度會很深刻、很深入--上課的人很快就會發現到,不論想要或不想要,他常常會不禁反省、觀照到佛學道理與現實人生的落差,心裏容易產生非常大的衝突、張力:「哎呀,經上寫不飲酒,可是我應酬要天天灌到醉;佛學教材講不邪淫,可是我忍不住偶爾背著妻子去外頭鬼混;慈悲心又不能殺生,可是我就是想把蚊子一巴掌打死啊!我就是喜歡吃大魚大肉啊!愛上酒家應酬的都是老煙槍、老酒鬼,要是改吃素又戒煙戒酒,從此就賺不了他們口袋裏的錢了,怎麼辦?」衝突來了,有的掙扎完,想半天,決定去受戒、學吃素,從此解決知行不合一的問題。另一些,也是大部分人的情況,則是一方面困於社會上持戒修行者是稀有少數,不持戒修行者是絕大多數的團體壓力,一方面也不太願意改,又不想再一直聽下去、學下去,增加衝突感,就乾脆回頭過老日子,換成每幾個月去大型法事活動裏懺悔、消業就好了,把課程停掉。

這兩種法門,修行上的根器與深度,事實上差異非常大。

往往我們會發現,能長期持續深入經藏、研習佛學、打坐參禪的人,很少能同時花天酒地;但是,也有完全只把教理當學問或迷信來從事純研究,把打坐當健身、時尚,與生活修持完全脫節的人。另一方面,若只是偶爾每隔幾個月、一兩年去參加佛事活動結個緣、懺罪消災的人,往往在生活上沒什麼重大改變;很少有能在家精進依教行持,既持戒又作定課,但忙到沒時間去上研經禪修的行者--或許有,但也十分稀有。

最重要的是,人可以自由選擇他當前的因緣適合的方式,各自隨緣,各得法益。應機施教,適應不同眾生、不同修行階段的不同需要,而各別施設不同教化法門,也是佛法的圓融與包容精神所在啊。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Star Religion 明星教


He claimed to be J.D., so he put up a show about J.D. Lots and lots of photos of J.D. posted by him are always there; but fans and old classmates keep asking, "Tell me, are you REALLY that guy?" Most of those fans are kids, who even doesn't understand English very well. His few words were good enough to make these kids begging and apologizing. How funny, he never gave any straight answer; he just murmured about deleting the account again and again -- then, he kept those believers or worshipers as usual, and deleted those who claimed to know J.D. personally or who dared to keep questioning.

Those worshipers are believers to be kept; those watchers are disbelievers to be deleted. What a FB STAR religion of a fake star! It's just like a religion based upon belief but not reality. This kind of blind belief could be a harmless joke from the beginning, but it'll grow bigger and bigger, until totally lost control and become some serious crime or fraud.   

One day, he showed a twitter link using a similar name, but the picture posted and hided back there is another young black boy's face. I checked the young face there, wondering, "Does he think he's not good enough to be himself? Is it so hard to be true? Why would he choose to be a liar?" He knew his real identity wouldn't attract so many fans around the globe. Poor young man...

That's why I kept watching; I tried to understand his state of mind. I tried to remind him of possible legal responsibiliy, but he played the old game again in order to gain more fans' posts, after that, he blocked me out. So be it.

這裏紀錄了對於「明星教」的田野觀察:

一個黑人年輕人想成名,又自知實力不足,想出一個拐彎抹角的方法。他先用臉書偽裝成一個世界知名的當紅影星,一一找上那個影星的高中同學,幾番對陣比對下來,推託十五歲當時的事情記不清楚、無法一一回想;取信於這群年近五十的老人家們之後,再利用他們的背書,吸引那個影星分散於全球各地的粉絲。而且,他利用那個影星正拍攝中的電影場景,時不時用手機上傳臉書,以讓粉絲們對有關他的身份的真實性更加深信不疑。臉書版面既然偽裝成大明星,則形成另一個法界,充滿質疑、忿怒、執著、髒話、以及有強烈民族俚語風的用詞,同時與大量盲目粉絲群的招呼與愛慕交織。而話說回來,眾生心很有趣;明知或懷疑他不是本尊又每天死忠換帖,又是出於什麼樣的追星信仰、交友儀式與粉絲認同呢?

他還有一個動作很耐人尋味;上傳一張所謂「那個明星的出生證明」的圖片檔。以我們看過的出生證明來講,他那張也很外行:只是以英文字母排序後,羅列出一大排、幾十個美國人的姓名、出生日期、……等等,像電話簿一樣,什麼互不相干但字母排序相近的全都一起排上去。有哪個國家的出生證明會搞成四、五十個國民以上擠在同一張紙上的出生資料電話簿呢?美國的??而且這種「公文書」,還可以放上臉書來「證明那個明星是本尊」???而這個點子,還是在他被一個據稱認識 J.D. 本人的女網友批評並勸其他人別受騙上當之後,一個美國小男生給他的「建議」。

等到吸引來大批無知小粉絲們之後,人數累積幾百了,再勸他們轉向他的 twitter 去。在 twitter 裏,他用他本人的照片當背景、也大量使用英文拼字與英文文法錯誤百出的民族俚語,任誰一看都知道他是個黑人年輕人,不是他宣稱的影星。每天與他推來推去交換大量影音貼文的多是各種黑人年輕人;在twitter上,他的身份認同再也不是問題,像個典型次團體。

當眾多臉民「假裝」成各類大明星以搜羅全球粉絲,一個明星的名字可以有幾十個、上百個以上的臉書帳號,而他們騙粉絲的真正動機與目的、或者其他後續動作又不明時,這些被騙的粉絲兒童、粉絲青少年、或上當的熱情女性、追星男士們,又能何去何從?許多小粉絲根本無從判斷他們的虛實,很容易被這些有心欺騙的成人所利用啊。

蓮華色 れんげしき:神通第一羅漢尼


俗眼看她,如此絕代美麗。有人說她是淫女--現代人所謂娼妓或性交易工作者。有人說其命運悲慘,與母同事一夫,以女嫁夫為妾,又與女兒同嫁兒子為妻;從一場又一場的亂倫悲劇中哭泣、絕望、逃離。有人說,過去生她發錯了願;換來種種不幸情愛俗緣。有人說,她卻又發對了願,值佛出家,修成正果。不論別人怎麼說,她被欲愛整累了、折磨夠了、心也死了。

對。她對於欲愛色愛完全厭倦了、看透了、也看破了。她走過許多場想要或不想要的情愛;生下想要或不想要的小孩;而後又再度意外與這些小孩們產生情愛。她沒瘋、沒自殺、沒殺人也著實不容易。蓮華色不想當淫女、不想再誤入亂倫關係、不想再受困於無益的美貌與不幸。美有何用呢?丈夫與丈母娘私通;丈夫想娶妾一娶娶到女兒;改嫁一嫁嫁給了親生兒子;兒子又納妾納了親妹妹。美,有什麼用呢?世上多的是不知足的人,有了一個美女,還想再要一個;有了三四個妻妾,就盤算擁有長期性消費,有十個要百個,有百個要千個……。美,沒有用。欲愛色愛,更了無用處。欲望那個無底洞,填不完的;總是不夠,總是空虛,總是充滿謊言與背叛。

欲愛心,就這樣死去。她出家、修道、煩惱漏盡,成為神通第一的羅漢比丘尼,解脫三界囚獄。一個這麼美的女人;可以無欲無愛,可以證果成聖。她知道,那美是凡夫幻覺妄想來。她不再做欲愛色愛的惡夢了。何況男女相也是虛妄相想;何況色身本質性空。她看透了美貌與情愛的本質。

在她身上,才是真正的「性工作除罪化」--淫女不淫女,世間一場夢,她不再參與這場貪愛夢了,證得阿羅漢果位。作為一個聖者,從此不再受三界欲罪所纏,不再受色身障礙,不再為貪圖一點情愛蜜而心如刀割。淫女與羅漢之間,姐妹,妳想當哪一個?人生妳來作主,別賤賣給別人。

如果妳能修行成聖、為三界一切眾生所尊,又何必苦苦為錢將身心賣予愚痴凡夫呢?何必讓妳的人生成為別人玩弄操控的笑話或悲劇呢?試問世間那些支持妳再賣下去、賣一輩子的買家們,他們本人又有幾個肯放棄他們的社會階級、身份、高收入與受尊敬的職業頭銜,學妳也來下海當個終身牛郎呢?他們若自己抵死不肯以牛郎為業,不願受人恥笑、不願受人輕賤、不願從事淫業、不願被天下女子視為玩物並用後即拋,又憑什麼勸說妳留在娼妓這一行呢?

(以立法學而論,世俗的「除罪化」替女人或男人廣開一條公開淫業大道,而且,以公權力公開背書、力挺。一旦除罪化後,毒品業、人口販賣業、兒童色情業、煙酒走私業、雛妓栽培業、包養仲介業、槍械走私業、跨國淫媒業……這些一向與淫業難解難分的造惡關係企業,可不可以也群起要求「我們通通也要除罪化」呢?那麼一來,淨土在東方西方南方北方遙不可及,就是不會在當下這裏……)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Happy Anniversary,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It's almost one year since last November.
Happy Anniversary!

一路走來,在思惟、摸索與討教中,寫了將近一年:從架站排版面到嘗試貼文,從乏人問津到流量緩緩向上爬,從了無人跟到慢慢齊聚followers;從僅在Google網域中才找得到的迷你小站到各大搜尋引擎都一搜即現;從FB上沒什麼人注意,到擠身在 24th of the TOP 50 buddhism blogs 以及 11th of the TOP 50 zen blogs;在正式規劃方向、架構系列的過程中,培養並承擔起一個long term blogger 特有的責任。

整個過程,幕後有許多為善不欲人知的大功臣:從初初開始至今,一路走來,來自各方、各種重要協助不斷湧來。這些慈悲的知音護法,從不質疑法師的文筆究竟行還不行,也不過問到底寫出來眾生想看不想看,一聽到、一看到是資訊時代的實驗性新型弘法法門,就二話不說地鼓勵、支持與贊助:有的精神上力挺(Oh, good idea! 嗯,有必要,跟得上時代!),有的生活上四事供養護持,有的讚嘆推廣,有的布施建言與讀後心得,有的常常關心修行生活,有的不斷建立跨界修行對話與反饋,有的時時激發靈感與動力,有的加入Followers 力挺,有的贊助加鼓勵兼推廣又幫忙--直到現在。而且,在向來以各宗教之間和平友好為特色的台灣,不少天主教與基督教友們也給予正面溫暖的肯定,道教、回教、新時代宗教、民俗信仰、宗教學者、心靈講師、……等等各界朋友也很有興趣加入,增進了解,互相研討學習。

世間上所有成就的基石都是大眾的因緣和合;佛法的弘揚同樣也是大眾的護持與幫忙才能成就。若言實有功德,爾乃大眾之功;若言實無功德,且親見達摩初祖。不論功德說有說無,均感恩各位一路走來的知遇之恩!

Any achievement here is based upon your dedication and support,
thank you!

懺愚痴


罪從心起 蠢 亦然
懺從心起 痴 亦然

而逝者逝已夫 
好漢 不提 當年 

明知言行太愚痴
豈只一個 字了得

發願 發大願 發上上願
他生他世從此不再 不再


2010年10月16日 星期六

馬子與媽媽 Girlfriend and Mom


六零年代後,戰後嬰兒潮留下一大票追愛世代,以愛為人生信仰。有個小男生也很相信「愛」。有一天,他興奮地現一張玉照給一位高僧看:「師父,你看,這我馬子!」玉照上,是一個年紀差不多的小女生的身影。這高僧當場一觀,白了他一眼:「什麼馬子?她是你媽!」小男生一聽嚇死了--真可怕,明明是上輩子的媽,這輩子起無明當成馬子把;還自以為前衛、講求性自由,什麼都做了。他深思過後,決志出家修道,自此再不親近女色。

"Look, Shifu, it's my girlfriend!" he took out a photo and showed the master. The master took a look, and looked deeply into his eyes, "Your girlfriend? No, she is your mother in your past life!" The boy was shocked and silenced. He thought about this again and again, finally, he became a buddhist monk, who never involved in any other love relationship again in his whole life.

年紀是你的妄想


三歲前,家人一致同意本人像個老頭兒。兒童期,家人又一致同意走路、背影、講話都是父親的翻版。青春期,出門常被當成已滿二十歲的成人--對了,還常當成男子漢。

(--轉型期:學佛茹素與禪修--)

三十歲那年,當媽媽的猜十二歲,當姐姐的猜十八歲;連照顧身旁十五歲的小男生義工,還要大費工夫解釋本人很老很老了,老到夠格當他媽媽;對面歐巴桑聞言瞪大眼睛說完全看不出來。滿三十五歲,問:「二十歲?」搖頭。再問:「二十五?」又搖頭。如此這般反向操作,可以預見五十大關那年,假如穿件圍兜,再笑咪咪地,暫收老氣橫秋地處處勸人離欲修行、吃素持戒、看破放下的習慣--可能,光憑外表足以享用「兒童票」優待。很可能。

由此可證:年紀是你的妄想;身體也是你的妄想。生死死生,本來就是大夢一場。

照片?有什麼好執著?

自信與自卑:「我」的幻覺


「自信」與「自卑」兩邊,同樣是「我執」與「我見」。
不落兩邊,常行中道。

麻煩是從一個人步入兒童期就開始,從此開啟自我認同的心理問題。我執一生又一生;個個我執堅固,有了這個,兒少輔導光為了「自信」與「自卑」就業務繁忙。這個心理態樣,又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而且往往要在長大成人、經歷跨文化比較、走過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之後,你才會了解「自信」與「自卑」這兩邊有深刻的文化共業運作背景存在,不僅是個人人格特質的別業這麼簡單。

甚至不只「我執」那麼簡單;社會團體生活磨的是真槍實彈的俗諦。

有個笑話是台灣朋友與美國朋友共許的:「台灣人,七分本事講三分;美國人,三分本事講七分。」有意思的是,這點大家都知道,而且會有一段不算輕鬆的文化適應期。文化通病一樣:不如實說、多少造點假。七分的不講七分,要時時保留、低調,以防小人嫉妒、背後捅你害你;三分的不講三分,要時時自我行銷、隨機推銷,以利大家肯定、當面挺你護你。

「自信」與「自卑」,同為個人「我執」在人際社群的公開展現,放對地方就叫俗諦好、一帆風順;放錯地方就人格破產、受苦受難。例如,與一群生平聽慣了「七分本事講三分:沒有沒有、哪裏哪裏」的台灣人相處,你若表現出「三分本事講七分:我會我懂、我知道我可以」的「自信」,最慘的是大家背地裏批你這人目中無人、自大傲慢、竟敢大吹牛皮。反過來講,與一群生平聽慣了「三分本事講七分:我會我懂、我知道我可以」的美國人相處,你若表現出「七分本事講三分:沒有沒有、哪裏哪裏」的「自卑」,最爛的下場是大家背地裏怪你這人虛偽作假、欺詐不實、竟敢睜眼說瞎話。而你根本無法時時確定你會在該「自信」時「自信」,不被誤認為不誠實;也在該「自卑」時「自卑」,不被罵成自大狂。你很難時時確定對方習慣哪一種俗諦:畢竟,一個留洋的台灣人也很可能欣賞美式的大方坦率,一個好古的美國人也很可能欣賞台式的謙卑下心啊!而今天遇上的是凡事看光明面、多欣賞多包容的人,還是凡事抓小毛病、這也嫌那也罵的人,你又怎麼知道?

你看,「我執」真是一場災難;落兩邊,弄得兩面不討好。假設來個「三分本事講三分;七分本事講七分」的誠實語,又如何?這下可好了,中西各方向來以不如實說、多少造點假講點檯面話為社會慣例--習慣自我膨脹的那群,一起嫌你不夠有自信,可能要送美式心理輔導;習慣自我壓抑的那群,嫌你不夠謙遜,可能要送台式應酬磨鍊。結果,一個過度誠實的人,身處習慣不誠實的大環境,會被所有人認定俗諦最有問題。這下子,修行就更有意思了。要不要配合眾生、恒順眾生、也來個「七分本事講三分、三分本事講七分」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呢?要不要開始學著應機隨緣示現千百億化身?既來娑婆世界習慣撒謊的大共業裏隨波逐流,也陪眾生說點虛偽話、應酬話?問題是,口業不清淨又怎麼成得了佛?

當共業已呈現兩邊,中道多不容易!當共業中的別業個個自以為自己社會上那一套是世界通行定理,中道多不容易!要跨文化共業,正視不同共業裏個個別業的處境,調整出最合宜的俗諦又多不容易!於是,日日在社會打滾,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地講:「哎呀,我不敢去受戒,因為工作上一定會打妄語;社會就是這樣,沒辦法持戒清淨啊。」意思是,隨業流轉生死去。

是什麼社會,會把共業弄成這樣?讓身處其中的人,為生存、為工作、為一口飯,非要打妄語不可?而且,還為了職涯不敢受戒,只為他心知肚明非打妄語、非破戒不可,一害怕就連戒也不敢去受了。是什麼社會,讓一個辛苦一生只為掙一口飯吃的老百姓,為了保住工作飯碗,非要近墨者黑,滿口妄語?「社會是個大染缸。」這句話,實為人類文明史之恥啊。

在「我」的別業幻覺、「社會」的共業幻覺中,佛性本具的你,該如何一路中道行去?

亡者的畫像 ~《論戲劇》


亡者與我初見面時,
他說是他特意安排。
當時他重病尚未顯,
當時他還活生生的。

第一場 遇

「你讀戲劇系的嗎?好風格化!」他笑問。有一天他心情大好,露了一手抖了兩抖,活生生化身一個京劇裏的征西大將軍;我一楞,直覺他只消背上插五支大旗子,就成了,天下都他的。這麼個人,竟背後一大票人傳說他是個舞星、是個演員、是個什麼又什麼;這麼一個剛毅俠骨的人,竟被流言傳成了芭蕾舞星。讀完《論戲劇》,他,一個亡者,忽然又活靈活現起來。

所謂演員,就是內心真實與外相展現完全兩回事,不對稱、不統整、不反映、不一致。他當年指的「戲劇系」,或者,一般人指的,只是嘗試以貧乏的語言來表達這個:你的人,跟你的心,是兩碼子事。--這也可能與人們對色身的強大身見、處處以貌取人的眾生性有關。

他很莊嚴。他的莊嚴與流動靈活的姿勢,一般人當成氣質美女,就想像他是個芭蕾舞星、職業演員、……傳來傳去,傳個沒完,一直傳到他死亡。往生後,又傳來了他是個作家;而且更誇張,說他一輩子都是,還一直是,還寫書出過書。我從不曾問他的過去;我只在意他有沒有吃飯、有沒有睡覺、有沒有為了公事大哭大罵或抓狂。是了,我尊他如師,一如過往。

第二場 續

後來,他重病,我沒能見他一面。直至後事,總未再見。連靈骨塔都見不到,掩在櫃子裏。我又直視他的名字,卻想不起什麼大事,只想到他教我們唱歌。想到他教書的樣子。想到他氣到哭。想到他原來一直不想面對生病的事實。

他與我,都被謠傳或誤認為曾是演員。可笑可嘆啊,人間。

第三場 戲

整本《論戲劇》,扣著「禪」字。不過,它大談的是演員的身體、姿勢、動作、表情、走位、聲調、架子、身段、……最後,竟強化了演員的心與身體的二元對立與割裂。演員,哪怕一個再高段的演員,只要不把角色等同「我執」處理,他的演出都會形同一張平板的面具。表演時,「我執」若還頑強,那演員的眼睛、眼神都會走樣--會出現看著鏡頭、觀眾、導演、別人的眼神;而且,是一種「局外人」造作的特別眼神。這非常假,也常常出現。那雙眼睛在注視著什麼:鏡頭也好、觀眾也罷、工作同仁更常見;並非在注視他真正的人生。只要這眼神出現,他就整個人化為面具了。講這麼多身體上事,當然和多數禪宗公案與家風不同;心性談不多,主題還在身體。

他當初指陳的,就是這個--他看見一個整個化為面具、整個人成為一張面具的活人。人哪,業報不是將你的當下所有心理特質完全呈現在身體上;而是,色身報障受完之前,人人都要乖乖配合社會共業裏規定的、約定俗成的、習慣的、執取的……那些明文不明文法則,配合著「社會」(?)來演出社會期待你的身體「應該」(?)演出的那場樣本戲。

共業不會管你上輩子、過去生、生生世世是怎麼回事。社會是這樣子:現在,妳的身體是個十八大姑娘,妳就給我乖乖打扮愛美、保持別太胖、表現出對男人有意思。如果妳還堅持前幾輩子當老頭子的習氣,非要當眾放響屁、噴口水、穿一身奇形怪狀、靜靜看夕陽不八卦不追星,「怎樣?我,一介老頭,當了幾百世老頭子,才不為區區十八年倒楣受女身,就委屈演個三八大姑娘!」會怎麼樣?是了,你的真會被當成假,妳的假會被當成真。你的心很真誠;可惜,以貌取人的人們,注重的就是色身,也只依這個來定義或假設人生。這個社會,多的是認身不認心的人。相對多數,而且非常多。這是一個身見排第一名的社會。

第四場 死

他失去了記憶、失去了語言。最後,失去了生命。我沒來得及見他最後一面。像「人子」中褪去皮衣的姑娘,最後的靈性也失去。稱他為「他」,我尊重他的心理本質;若稱他為「她」,反而與一天到晚在色身上作活計的俗人一樣了。世上沒有一個男子大將軍肯讓人群當成女娃兒美人看;你要懂得。如果你用色身定義一個人,你一輩子也不會了解他。哪怕他日日坦誠、句句實言,你也有眼不識有耳不聞,只看到你想看的,聽到你想聽的。

第五場 書

離題了嗎?也許。這本書翻完了。禪?至少作者這樣宣告,「禪」這字也出現幾次。而亡者,那早逝的故人;他笑著說他是個大將軍。往生之後,他在記憶裏活著。皮衣這面具已落下,他再也不用努力而無奈地配合身體,演一個別人執著的美女。他再也不用不吃不睡、拼死拼活工作,求表現、求升遷、求肯定以證明他是個大將軍。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間牒軟體-資訊大盜


每當電腦無端不順,本能一律指向防毒軟體。
查一查、設一設、調一調;花時間又花心力。
又來了;拼命地往這裏偷塞十來二十個餅干。
又來了;又是無明細作在背地亂裏動身口意。

到底這樣偷偷摸摸地一路走後門到別人那裏,
又一直死不放棄地硬塞同幾款被解毒的毒餅;
當一個網界的大盜犯偷盜戒又與眾生結惡緣,
就為不見天日的黑暗私利而種下三途惡道因;

有 何 意 義 ?

喂,那個上網到處撒毒的眾生!
那個正事不做卻危害蒼生的人!
不會賺正財、法財的網界小偷!

你 這 種 存 在 有 何 意 義 ?

犯偷盜,小心生生世世貧窮苦。
小心自此一墮餓鬼身萬劫不復。
小心橫結惡緣、累劫人見不喜。

別 駭 了 ……

沒什麼好得意。
縱得手,三世惡果你好生承擔。
縱瞞人,無常殺鬼一樣等著你。

Boys, You Better Be Buddhist Monks!


For all stupid skirt chasers around the world:

Boys, you better be Buddhist Monks!
Don't waste your life chasing lust or desire.
Remember, death is always waiting for you...

以心體而論,僧俗男女相均了不可得;心性平等。自性既個個本具天成,旨在見性、不在外相。可惜,有一類劣根眾生,投機取巧抓著了這個「本具清淨法身佛」的理體論據,四處找居士或法師死纏活纏、勸說世俗情愛,處處強辯他個人只願在家絕不出家;縱然遇上持戒居士或出家法師,一樣表示他希望成為對方的lover、soul mate之類,打探個資求見面,或者直問電話地址。這等愚痴無明眾生,欲心煩惱太重,從十來歲到五六十歲或更老都有,遍佈世界各地。時值末法,這類淫心熾盛四尋欲愛、不肯受教又染著深重的眾生,非常多。

這種下根眾生,一來愚痴不懂尊重宗教自由;二來於世間道德倫常無知;三來欲強智弱、搞不清楚狀況,連找情愛對象也不會判斷哪些能找、哪些不能找;四來故意起惡心,欲壞他人清淨梵行、種地獄因。這種人,若被他找上的對象實在太不幸、太悲慘、太倒楣,留在世俗情場徒然加害更多被害人罷了。遇上這等淫心熾盛又歪理連篇的無明眾生,當場給他一棒是最大的慈悲:「出家吧。你出家吧!」

何必白白虛度空過一生--至死唯知愛欲事,無明不悟自性真!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佛典故事:老人與佛 The Old Man and Buddha



Be brave to be old...

人,說來實在可憐。活到一百歲這麼老,家人覺得沒半點用處,每天共住卻視而不見,精神上早將他的存在給忘了。他口頭無話,心頭卻是苦的。那日,聽了場佛陀的開示,得知出家功德殊勝,一回到家,他就當場向眾子孫輩們宣告,老人家決定出家。沒想到不講還好,一講闔家小輩竟連聲稱慶:「太好了!這麼老了反正也沒用;去吧、快快去吧!出家好、出家真正好!」

他出了門,走了好久,終於走進精舍。正巧此時佛陀不在,他便請教舍利弗尊者:「尊者,我想出家,行不行哪?」尊者看他年邁,不能學問、不能坐禪、不能做事,就當面拒絕了。老人轉而向其他阿羅漢聖眾請問出家事,結果,諸尊一問之下,明白連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都不收他,也就一一回絕。

可憐他一個百歲老人,一問連問五百尊大阿羅漢,全都不肯收他。他心碎了,痛哭失聲:「……為什麼?為什麼?我一生安份守己,不做壞事,為什麼不能出家?看哪!優波離尊者出家前是賤姓理髮師;泥提尊者出家前是下下等清糞夫;鴦掘摩羅尊者出家前是個人見人厭的連續殺人犯;陀塞尊者出家前是個江洋大盜!那種人都出得了家,我為什麼不可以?嗚嗚……嗚嗚……」

哭著、哭著,佛陀忽然現身在他面前,慈祥地問道:「你為什麼哭?福增老人?」這下他又悲又喜,撲通跪下:「佛啊,眾生當殺人犯的、作賊的、身為賤民的、……個個都出得了家,我為什麼不行?嗚嗚……我老了,家人都不理不睬,一聽到我要出家還格外高興!這下子萬一出不成家,又走回頭路,那些沒天良的小輩後生一定更不把我當一回事……嗚嗚、嗚嗚,我看,我看我不如去死一死!」

佛陀靜靜聽完老先生的泣訴,問道:「是誰能決定誰應該出家、誰又不應該出家?」他猛抽鼻子,老淚、口水、鼻涕一把抓,抹花了臉才哀怨地回答:「嗚……第一順位:佛陀。第二順位:舍利弗師父。第三--啊,他不許我出家,嗚嗚……」佛陀聽完,安慰他:「別傷心了,別再煩惱。我准你出家。三大阿僧祇劫廣行六度,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降魔成道,於法自在者,是佛陀而不是舍利弗啊。跟我來,我讓你出家。」一聽可以出家,老先生破顏微笑,不哭了。於是,佛陀帶著他走回精舍,讓神通第一的目連尊者為他剃度。法王佛陀交待如此,目連尊者也就沒有二話,謹依教奉行,圓了他的頂。

就這樣,一百歲的福增老人,終於如願出了家。不過,出了家才是真正修行考驗的開始。

由於實在是太老,雖是僧團後輩,卻行動不便,無法常常恭迎或恭送諸多年輕比丘上座。因此,他也就換得「是不是自以為年紀大,誦經誦得多、學問好,慢心重到不把我們放眼裏啦?」這樣的冷嘲熱諷。聽這些批評聽多了,老福增心情又不好了。他心想:「當初,就是在家裏被一家大小看不起,一天到晚受刺激、受打擊、每天苦苦惱惱地,才來出家想求個精神上的休息。結果,出了家也一樣,被一群年輕人瞧不起,處處出言教訓責罵……我到底是造什麼孽啊?」東想西想,他下定決心、站起身,向森林邊的大河走去。

是的,你猜對了。他想死。

正當他老淚縱橫,又要尋短時,被神通第一的目連尊者以天眼通觀到了。尊者問這個老弟子,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老福增十分消沉:「師父啊,我厭倦在家那種日子,以為出家就天下太平,沒想到出家一樣處處被年輕人看不起。我想還是死一死算了。」聽完他的心聲,目連尊者思惟:「我這老弟子,若不用生死可畏之事加以警示,現出家相也得不到出家的實益啊!」於是他要求老福增捉著自己的衣角,隨之啟發神足通,兩人一飛衝上天。

飛著,飛著,飛來大海上空。老福增被眼前一幕幕震攝住了:蟲子爬來爬去的女屍、被煮到肉爛骨出又自食己肉的恐怖女人、被群蟲團團包圍的人身、獸頭人身的大怪物、刀山、火箭、骨山……看得他大為驚異,一一問其所由,目連尊者亦一一說明他們受三惡道報的緣起。說完這些,目連尊者更語重心長地告訴老福增:「你不知道嗎?那骨山正是你過去生的大魚屍骨所堆成的啊。過去生,你曾是個國王,由於一時失察誤殺人犯,白白枉送百姓性命,死後投胎作摩竭大魚;受這等魚身後,又墮大地獄;後來由於聽到出海商人們齊聲念佛、閉口不吞人命,才終於能以再度轉世為人。現在,你好不容易重得人身,又不思出離生死,這次一自殺,必墮地獄無疑!」

所謂「教貴當機」;這屢屢尋短的老人家,這次真正發了出離心。他正觀佛法義理,當下證得阿羅漢果。於是,已證聖果的福增尊者,也啟發神通,隨尊者飛還精舍。

此刻,其他未得聖果的年輕比丘們不知道他已證果,依然出語不遜、處處譏諷;然而福增尊者心境已經不同了--說就隨這群年輕人去說,笑謗由他去;他老人家一派威儀安詳,默然不發一語。佛陀一觀,已知此弟子今日得證,為免其他年輕人無知造口業、輕謗羅漢僧,便詳問今日經過,並當眾宣布:「汝今已離生死之苦,得涅槃樂,應受一切人天供養!」年輕比丘們聞言立刻五體投地,向福增尊者求懺悔。福增羅漢不但原諒了他們,還一一為他們說法,令他們日後精進行道,也同樣證得羅漢果位。

接下來……是的,你又猜對了。此事傳為佳話;城中人人爭傳,百歲出家證羅漢道,何況我們這些身強力壯的人呢?一時之間,遠近出家蔚為風潮,證果得道者不可稱計。

原典出處:《賢愚經出家功德尸利苾提品第二十三》

偉哉民意 Great Followers!


網友護法力超強;
眾志成城讓世界看見佛法。
Yes,民意真偉大!

感恩所有的blog followers,讓這樣一個 mini young blog 在浩浩網海中,散發著佛與禪的晶亮。個人色身死生如海上漚,但法脈卻代代為眾生無上珍寶。讓它被發現、被看見、被搜尋,也是給全世界有緣人一扇敲開佛法大門的入口--從這裏,亦報三寶恩、國土恩、父母恩、眾生恩。

護法真不可思議,一起以 human power (數人頭)和 rating (五燈獎)力挺,慢慢將它往上推;令它當下身為 37th of the TOP50 buddhism blogs 以及 22th of the TOP50 zen blogs 。真真功德無量;假如任何一個畢生沒聽過阿彌陀佛、沒見過任何佛像、佛經、居士或法師、沒禪修經驗也沒受過戒、不知佛教何方神聖也的有緣人,一搜一尋進而開啟佛緣、走修行路、明白豐富佛學法寶資源何處尋--佛子護法啊,現在家菩薩身真真是度眾功德無量!

可見得 Followers 這個表面看似配角的名相,實際上才是這個 blog 的重心主角哩。古德高僧在註解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The Way of Great Learning is to manifest the enlightened virtue and renovate the people in order to rest in the supreme good.)宗旨時,亦往往以真諦、俗諦、中道第一義諦的圓融知見,揭示修行上破三惑、成三智、證三德之方便階次,皆以究竟圓成佛道為依歸。民意本身就是一所世界大學堂,民心也是德風命脈之所在;所謂民者,個個自性本具之未來佛;所謂大學,不僅指世間大學院校的硬體、軟體設備,尚指終身社會大學中人人互為師友之教學相長,更能應用在佛法大道之生生世世修學上。

願我們一起加油,讓更多國家看見佛法;讓大家輕鬆一找 TOP50 religion blogs 就有佛法。而且,很重要的是,它所使用的主要語言是各大榜單上都極其稀有的繁體中文--中文,對於以其他語言作為母語的朋友而言,是一種如圖畫般美麗的古老文字啊!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爸爸的大白牛車


有一部經,被尊為經王。這部經中之王,妙法蓮華經,一共有七個譬喻;每一個譬喻都是一則深入淺出的故事。在火宅喻中,以豪宅失火為場景,返家的長者為救出眾多無知幼子,善巧說明門外有眾寶車,進而令眾子得全慧命;以此譬闡明「唯有一佛乘」的真義,明示羅漢、辟支佛、菩薩,都是走在菩提道上的未來佛。

凡夫眾生如子,佛陀如慈父;為了救貪戀三界不肯出離、為無常大火逼迫的眾小朋友們,爸爸說:「門外停著羊車、鹿車、牛車;快出來,爸爸都準備好了!」等眾小朋友們為得到這些玩具,而爭相擠出火宅大門時,一看,哪有什麼羊車、鹿車、牛車的影子呢?通通是大白牛車呢。大悲慈父半哄半勸地引導根器互異的眾弟子們,在佛道上一路前行;同參於佛道;同身為佛子。

你看,爸爸一點都不偏心;每個小朋友都同樣有一部大白牛車哩!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有一天,你忽然外緣一大堆。
外緣來,也就恒順眾生,結個好緣;你想,也沒啥不好。
所以,你也就放心往馬桶拉下兩條臭便,再吐個長屁。
沖水。洗臉。刷牙。更衣。
哈口氣檢查口臭是不是有改善;且對看鏡中一張老臉。
老樣子:四大本空,五陰無我。

「出門吧!」拖屍上街去也。

首先,遇上個老阿婆,關心你怎麼吃喝拉撒。
你敬老尊賢,也就一一照實講。
「夭壽哦,你怎麼跟個三歲小孩一樣?」她下結論。

笑笑吃了頓訓示,你趕忙往下一個行程。
這次,幫幫老同學一點勞動小忙。
「喂,你、你、你這麼粗魯,你男的啊?」

為免他二度抓狂,你快快告一段落,應下一個約。
這會是個兄姐級的上司;你反省剛才被罵,這會拼命幼秀斯文。
「你……你是有毛病?這麼女性化!」

活在人的社會,真該好好體會這「八字真言」怎麼個真實不虛法,你想。
這下來個後生,講半天又忍不住請問:「師父您男的女的?」
老天爺;你還以為這是美國小學一年級學生才會問的傻話。

你想,小孩子們當年不也這麼問:
"Are you a boy or a girl?"
這下子,小男生們說你男、小女生們說你女;幸好沒吵架。

這樣如此這般,來了個中年危機轉不過的歐吉桑。
你看他風流成性不是辦法,也就將欲愛色愛之害講一講。
「啊……少年師父,您真滄桑!」

很滄桑。上次,上次一個歐巴桑不也這樣?
說話前:「師父,你好可愛!」
說話後:「師父,你的心好老……」

或者更勁爆的,五六十歲的老頭四處找Lover,
好死不死遇到你,被你唸了一大段不淨觀--
結論是女人也會拉屎放屁、老了以後等死;跟男人沒兩樣。

最後他怪你毀了他的幻想。
幻想?你想這真不可思議。
娶過太太的人怎麼可能不知道女人會拉屎放尿、會老會死?

人眼裏怎麼看另一個人,
心裏又怎麼評斷定義另一個人,
也都不離業感緣起的迷惑與幻妄。

你(?)是什麼?
映在自性上的幻影空花……
生生滅滅、不可把捉的識心妄想!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眾生心、眾生相:談「假靈魂伴侶」


對話是一種磨練俗諦的好方法;
對於彼此心念能微細觀照到何等程度?
對於眾生心、眾生相了解到何等深度?
發生死心、出離心、菩提心。

至少二十年前,西方就發明了一個新名詞:Soul Mate。二十年下來,在實務上,我發現它是個衝突性很強的名相;而且,一旦被濫用、誤用、惡用,很容易形成人際騙局。原因是,經驗上所有在對話中援用這個名相的人,提出對於產生Soul Mate Relationship的期待與追述之後,一定不忘提及對象的性別;不論這個發話者是個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或其他,他或她都會強調或正式詢問對象的性別是男是女。講半天最後還是繞回色身這個老問題。

有沒有打妄語?也許有;也許沒有。有沒有目的?有。發話者清楚嗎?很難講。他或她可能也只是一個粗心到觀照不到微細念頭的欲界眾生,口頭上雖講要找個Soul Mate,仍然始終執著身見,時時要詢問、確認、選擇「性別」;而「性別」,不就是一件身體的暫時事實罷了?他或她依然在找個Body Mate,一樣在找欲愛色愛,只是換一種自欺欺人的講法或手段;最天真的可能性是連他或她自己也被自己騙了,以為真的只是想要找個Soul Mate。不過,大部分都是明知故犯在試探而已,自尋生死輪迴路。

換句話說,Soul Mate只是一個假名詞、小前提、開場白,用以暫時隱藏發話者的身體動機(或者性動機);不論他或她真正的目的是想建立什麼樣的人際互動,在同一場對話中,很快就會露出馬腳,也很快會使用大量在語意學上指涉「性別」分別的名相、人稱、觀念、句型,來指示或確認;若不幸有人竟失察而相信這個假名詞,進而建立互動關係,接下來,討照片、套個資、問電話住址、求見面、要求東要求西……種種麻煩、糾纏、毛病都來了。最後,事實證明醉翁之意不在酒,「靈魂」只是個檯面說詞。

小心Soul Mate;很多想找Body Mate的現代騙子都會使用這個假名詞。這也是我們要教會兒童、青少年,學會判斷的俗諦,以防不肖成人用它來誘騙小孩或互相欺瞞。學校也該教會學生:張大雪亮心眼,清楚、明白、深思Soul Mate這個名相的真面目,以避免在紅塵俗世中,最後上當淪為Suffering Mate。

Good News, Good Zentury 好消息,好禪紀


Dear Followers,

This young blog has become 40th of the TOP 50 buddhism blogs in NetworkedBlogs! It's working its way to join the TOP 50 religion blogs there, and it'll be a great journey. Buddhism can befriended with other religions and support all kinds of Religious Peace Talk. This New Zentury is ours!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Cloud Water

童言童語

「媽媽你看,有阿彌陀佛!」
「媽媽你看,觀世音菩薩在這裏!」
「媽媽,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在這裏?」
「哈哈,你看他沒有頭髮!」
「你看他,光頭!」
看見一個出家人,小孩兒們多快樂。


他們還不會叫「師父」、「法師」、「某某師」;他們也不曾聽過「比丘」、「比丘尼」、「僧眾」、「出家眾」這麼難的專有名詞。他們只會看一眼,當下立判「在這裏」--在這個多元價值觀相織妄成的世間,表示佛法還在這裏;佛-法-還-在。當成人們不斷追究、探問出家/在家的命題,各有各的論據與理念時,答案竟是天真無邪的小孩子給了你。這是最好、不造作、又渾然天成的答案。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Thank you, all dear followers! 感恩大家


Dear Followers,

This young blog has been 25th of the TOP 50 zen blogs in NetworkedBlogs.
It's working its way to join the TOP 50 buddhism blogs in there, and looking forward to be listed in the TOP 50 religion blogs. More followers will make it easier to be searched; so that more people will have a chance to join this virtual zen world.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Cloud Water

羅密歐與茱莉葉 M I T


今天來寫一件很俗、俗不可耐、老掉牙又俗俗大受歡迎的事:愛情。這是一件天下小小孩們都要看清楚、想通透、考慮好的大事。

就從「羅密歐與茱莉葉」,這一部由署名莎士比亞的神秘奇才所傳世,而且轟動文壇與藝壇的世界級大悲劇講起。它實在太有名;所以,連一個向來沒耐性讀那些肉麻對白的人,都差不多知道內容是關於兩大世仇家族的後代之間,為追求戀愛自由而雙雙往生殉情的悲劇。

關於這個,MIT版向來不少;不是那家MIT知名學府,而是指 Made In Taiwan。打從古早古早的大陸兄與台灣妹,或者番薯芊頭兄與原民妹、日本老師與台灣學生,甚至荷蘭混血王子與中台混血公主;或者靠近一點,洋人教授與留學台生、華裔洋人與台藉超人、黑帥哥與黃美人、咖啡格格與白雪王子……各家族裏初初不知所措的長輩們一聽小輩們「談亂愛」,馬上就會不小心上演「羅密歐與茱莉葉之MIT版」,開演家族間的親事大混戰。有趣的是,等家族間轟轟烈烈地吵過了、對罵完了、鬥完嘴、能挑剔的也都嫌過了,在談判完諸多條件與約法三章後,又有志一同地齊讚嘆所生下來的混血寶寶是多麼聰明、多麼可愛、多麼特別,集父母雙方的優點於一身;不但如此,還爭著說遺傳非常好,而且十分滿意各家族對此的貢獻;請注意,特指「各」家族對這個「天下無雙」的小朋友的遺傳貢獻--優點都是「我們家的」,缺點都是「你們家的」;乖巧好養是「我們家的」,太有個性是「你們家的」。……

當一個這種 MIT 新生代,就是要習慣這類鬥嘴與意氣之爭。反正,你知道,等吵夠了、數落完八百年前的家族恩怨之後,他們會忽然恢復理智面對現實,一起笑咪咪說你很可愛,說你是他們的驕傲與安慰;理由很簡單,你身上流著他們所有人的血脈,事實擺在眼前。一看到你,他們就再也吵不出來;畢竟代代早已結成了親家,代代都是混血娃娃,再翻舊帳講那些你啊、我啊、他啊……就太搞笑了。

「和合」並沒有很難;認清當下的情勢與狀況就好,面對、接受、看破、放下。畢竟,都什麼年代了,還上演個什麼「羅密歐與茱莉葉」想當年、弄得你死我活吵翻天呢?小心如今滿天下混血兒寶寶們,通通一起笑彎了腰!(哈,哈,哈!)


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國慶有感


秋涼,風又起,震耳轟隆是煙火。
放下手邊長、長長、好長好長的文章,推門而出。夜空的雲映出大片色彩,陣陣變化。那雲,也就同時放下水氣幻聚的白色,隨緣晶晶閃亮:一陣紅,一陣黃,一陣藍,一陣綠……人們在光聚的客廳中、靠著落地窗,向上空煙火望。

很美麗,對不?

很美麗、很乾淨的秋夜,人們看著天空;而秋意已漸濃。這些年,這些事,這些景,也就陣陣心頭幻起幻滅、讓秋風說成了故事。祝你生日快樂,Dear R.O.C.

書寫:作為一個法門


正視原文書,還在中年以後。漢譯佛經本身就是譯本;翻譯文學也是多國原本中文化的成果。翻譯是不是再創作?的確是。尤其,在中年後比對原本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等古典文學之後,才明白各家兒童版、青少版、刪節版、完整版、中譯版……之間有多大的不同。找一些近代佛學、禪學、開示語錄、宗教學原文著作來讀,也與中譯版大為不同。譯者的確重新創作了:加入他的理解與詮釋,有其文風與運筆,更為預設的讀者群及翻譯目的而調整過。長大成人、老了以後,再重新品味童話故事或民俗傳奇,所帶來的新發現往往十分驚人。有關政、經、社、文的大量資訊,密碼般到處印刻在看似幻想玄思的故事情節裏。

等到年紀一大把,這才終於發現,翻譯過程有強烈的文化意識、訊息過濾、效果評估、價值評判……在運作著;遠遠不只是表面上的文字系統切換而已。嘗試將中文、古文譯本的佛典故事,以白話、現代文、甚至加上一點文創元素而重新書寫詮釋的過程,不論是刻意或不經意,也都有了現代人的生活反思及修行軌跡--改寫本身也是轉譯的一種型態。

書寫,作為一個法門,作者不但要反觀自心的念頭,也要隨時與閱讀者互動、溝通。這裏,就如心性的本質無縳無拘一般,完整呈現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創作自由與意見自由,也是所有珍貴古文明的活力、動力、創新力、永續力的活水源頭。為此,我深深感恩在古老的年代,不畏萬難、不怕吃苦,為我們留下大量法寶與法脈傳承的高僧、護法、古德。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諸  相  非  相

十幾年來,無數人請問:
「為什麼你想要出家?」
「為什麼你會出家?」
十幾年後,換我請問你:
「為什麼你不想出家?」
「為什麼你會在家?」

問在答處;答在問處。
實相哪來這麼多閒念頭?
僧俗、男女、老少、……
如斯諸般二元對立分別?

心性平等,無始無終

Wish You Surangama


Hi everyone,

Glad to be connected! Everything you wanna know about me is in Surangama Sutra and all other Buddhist Sutras. Walk into the world in Surangama, you'll see... You'll understand.
Wish You Surangama & Peace

Cloud Water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路經儀式與扮裝


那日,細細打量整排萬聖節道具。童裝、面具、道具、食品、用品、糖;還有千奇百怪的南瓜--南瓜燈、南瓜杯、南瓜頭……忽然發現,本為紀念眾鬼的節日,卻給人帶來發財商機。儀式與扮裝,在宗教儀式現場及近城遠村的作用,幾世紀後,演變成為行銷、市場、通路、賣場。屬於活人的快樂死人扮裝,算不算一種歡樂版的生死學演習?思惟一下,忽然想起多年前,一個初步入老年的女子告訴我的話:「還好有衣服,不然怎麼能遮住這個好醜的身體?」她說。以俗諦而言,她一點也不醜;不過,身體與衣裝的本質卻給她說透了。女人面對老化的事實時,很難再被身體幻相所騙,智慧也就隨之增長。

衣服,穿出社會角色。身體這件生命之衣,給無常殺鬼一捉,也就爛壞朽滅了。是的,衣服會說話。它說:「你發現沒?每天每天換衣服,就像生死輪迴裏,生生世世換身體一樣……」

破相


軀命總生滅
唯有業隨心

數千年前,佛陀未曾留下任何相片
佛法相承,印下精神上的超越純粹
一種全然不受色身掌控的絕對自由


相片裏的人註定要老死
影像受無常法則吞噬
有形有相皆歸壞
獨此心性真實

切莫為相所瞞
切莫為相所瞞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相 妄 性 真

對於自幼即為拍照而逃跑的人而言
照片 本質虛偽魔幻
不認同它 不等於它
那些光影色彩
誰要承認那具死屍是「我」呢?

~日日拖死屍而歌~

誰啊?

~夜夜抱佛眠~

網民:真假遊戲三昧


網路,也是人的現代化身。
網民在網國亦有修行機會。

網路上,網民的身份與發言,往往有真假之爭。若是放本名又放照片,會有部分網友質疑是員工、部屬、秘書、工讀生……代打發話吸人氣;或直接留言判決版主只是個想吸引粉絲的「假人」。若是放本名不放照片,部分網友還是寫信來要照片。若是不放本名而放本人照片,麻煩的是會吸引大群注重美色俊秀的外貌協會死忠會員,再拼命寫信討個資求見面。若是不放本名而放別人的照片,出現大量小名、化名配上明星公關照的情形,通常這樣明顯的特意匿名也會招感來各類光明正大的行銷廣告。

於是,有人單純地認為不如「規定」所有網民都要以真實面目相見:不許匿名,只能本名;不許化照,只放真照;不許不寫個資--果真如此,恐怕許多人會選擇封網:怕被不良網友或犯罪份子盯上、怕收一大堆垃圾信函、怕家人被跟蹤打擾、怕不肖傳媒挖隱私、怕被剝奪言論與集會自由、怕真實生活帶來空前的意外改變……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也須拿捏出中道尺度與行為準則;就算在虛擬世界,一樣要面對與處理人性--社會的人。完全虛假、匿名,的確有其代價;不過,完全真實、本色相見,也有其代價。就此而論,虛擬社會倒能給一個現代人充分的人際俗諦現場訓鍊:公領域與私領域的界線、網路禮節與溝通藝術、老朋友與新朋友的交融、態度親切而不隨便、發言客氣而有分際……,沒有色身、肢體、聲音、氣味……等欲界常用的指標來分散人的注意力,重心全在於精神內涵與散發出的法界。

就一個師父而言,對方是真名、匿名都無妨,個資也無所謂,每個行業、學校單位、家庭都值得尊重。打字的人,畢竟是個人;有佛性的、心性本具的人--這就夠了,也夠充分了。一如不會計較對方上輩子、上上輩子究竟是男是女、是人是天人還是動物種種色身切換,心性總沒變過。畢竟,值得珍重的是對方的心性,以及身而為人的現實。

有時,在複雜的人生,以真實身份見人者反而被迫處處說假話;以虛假身份見人者反而無負擔能講真話。而不論發言真真假假,各有各的動機、目的、考量、顧忌。這又不僅是計較身份資料的層次了,而是真正的溝通品質與內涵的問題。

網民,一群十分特別的當機眾;網界雖虛擬,心性卻都百分之百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