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是非落兩邊;佛法中道也!~談定位的迷思


很多談佛學入門、綱要、概要、緒論、導讀、……的著作,開宗明義就要定義「佛教是什麼?」從這裏,佛教與佛學的分界,研究與實證的向度,以及在現實、實際面上,佛教史在世界各國普遍發生的傳播、流變、在地化的過程,往往被過度簡化成一篇「是」或「不是」的論述文本。「是」或「不是」的表述,馬上限制了佛法的格局,更大大限縮了「法法皆佛法」的心量與器量。

文殊真文殊,無是文殊,無非文殊。「真」的命題,本無庸論斷「是A」、「非A」;如是,以不二故。佛法若強以世間知識區塊界分,勉強在「佛法究竟是宗教?學術?哲學?教育?傳統?心靈科學?人生藝術?……」中尋找「唯一、排他的知識論定義框架」,形同無縳自縳、畫地自限。連「宗教學」這門新興的研究領域中,各國學界至今都找不出足以完整表述世界宗教現象的「宗教」定義,更何況是「佛教」?若以選擇題式的定位方式,在「宗教、學術、哲學、教育、傳統、心靈科學、人生藝術、……」中找一個答案說「佛法是A,是故佛法非B、C、D、E、F、……」對眾生又有何實益?

例如,若在知見上限定「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不是哲學、不是學術、不是心靈科學、……」身為一個哲學專家、學者或愛好者、思考者的眾生,就有充分的理由一輩子不理會佛法、不研究佛法、不相信佛法──理由是「佛弟子自己限定佛法不是哲學,所以佛法與我所關切的無關。」身為一個學者、研究者、思想家的眾生,也能以充足的論證來遠離佛法:「佛弟子自己限定佛法不是學術,所以佛法與我所專業的無關。」身為對宗教有興趣,希望在心靈、信仰層次上開拓人生觀與人生深度的眾生,更可以選別的宗教而不理會佛法:「佛弟子自己限定佛法不是宗教,所以佛法與我所希望參與的宗教信仰無關。」有限定位的效果是,佛法大門原本廣開予十法界六道有情、凡有心性者均得以同沾法益、同嘗法味,八萬四千門都通佛門,卻被這個定義、定位給一下子定死了,成了一道窄門。

佛法中國化之後,儒、釋、道交融。佛教不但與其他各宗教和平對話,禪宗更不論僧俗二相、唯以明心見性為宗;各宗各派均得因應不同根機、不同修行需要的眾生;廣開應機之接引法門。甚至,現代社會也有宣稱信仰禪、以禪精神生活及思考的眾生,強調自己不具有佛弟子的身份(現代人的「身份」迷思又是另一大哉問)。八萬四千門、法法皆佛法,原本在佛教史上,多國、多文化的眾佛子們所呈現出的多元性、包容性、交融性、對話性,而今受這些過度簡約、過度信仰上個世紀的古典知識建構方法論的論述,一「定位」反而窄化、單一化了。

定義、定位是否必要?尤其當定義或定位就學理上而言,既不夠有說服力,周延性與廣度亦不足,在現實弘法與生活實修上的效果為窄化佛法的格局與空間,又不合乎生活現狀與人生現實時,勉強下個定義、框個定位是否真有必要?

說到佛法與哲學,不少哲學家卻有非凡的佛學或禪體會。例如早在1974年,一本題為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An Inquiry into Values(中譯:《禪與機車維修之藝術》)的哲學小說,就「品質」這個形上學命題的探討與對傳統古典知識論建構方法論的批判,同樣也是對「禪」融合理性、知性、感性的圓融特質深有所悟,進而從東方禪傳統中,反證出西方古典學術方法論的片面切割性:切割出邏輯論證結構、理性思考模式、大量定義框架……的結果,就是「從此以後,學問不等於人生,做學問不等於做人。」

《禪與機車維修之藝術》一書所強調的重點在於數百年來受西方知識界所鄙視、排除的「品質」,卻在東方佛法與禪觀的傳統中被保留下來。重視品質,意味學術要人本、人文、有人味、有感知──換句話說,知識的建構不能與人、人與大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與知覺脫軌。再講白一點,搞學問、作事業,要講「品質」,回歸人生;而不是過往「今天有利潤、有發展、有效益就好;子孫後代死活不關我的事。我只要量表,不管品質」的現實功利主義,更有甚者,背後「賺錢是理智,對人沒感覺」的假理性主義──誰說不管人的感受、感知、觀點的功利哲學是「理性」的?

在《禪與機車維修之藝術》原稿被一百二十一家出版商拒絕之後,好不容易出書,一出版就大為轟動,譯成多國語言,在全球賣了四百萬本以上。書中多處提及佛法、禪思、科技、理性、品質等向度上的人生哲學反思:西方理性主義不等於智慧;智慧圓融了理性與感性、科學與人文、學問與人生。智慧肯認直觀與創意、當下與思考可以並行;理性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古典分化,在「禪」裏消泯,同時取得共識與和解──也才得以真正提升人生、生活、生命的「品質」。

(假如當年自工業時代、後工業時代以降的祖先們,也相信「品質」而非片面注重「數量」,我們可能不用受溫室效應之苦、更不用一邊拼命漲房價炒不動產還一邊想不通人民為何不想生孩子;眼光亦早已穿越會計報表、經濟成長率或鈔票,直視生活與人的生存本身。器世間背後真正的推手,向來是人為的念頭:什麼動機、理念、發心,就呈現什麼事相、效用、果報。)

諸佛菩薩的圓融與證量,留下佛法予各類眾生,不論個性、興趣、志向、專長、根機……為何,只要願意,都能在佛法大海得益,都能有所契悟與心得。這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的佛法,可萬萬莫令我們這群後代子孫,學西方古典知識方法論也來下個有限「定義」或片面「定位」,把無限寬廣的佛門給限制住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