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4日 星期日

尊師重道

或許是出於俗家經營幼稚園且親族與世交都有專業教師,尊師重道的人生態度對我而言並不是後期學校課本刻意教出來的觀念,也不是學佛出家以後才在佛經上學到的基本人格修持,而是幼兒期生活常識的一部分;就像空氣跟水一樣自然而然。偏偏就是太理所當然,晚年遇到某些不屑教育價值、知識傳統的場景才會瞪大眼睛、略顯驚訝。

其一是推崇印順導師的老生代表達其價值理念乃「讀書不重要,做人才重要」。我當場小嚇一跳;印順導師身為佛教界長老又是海內外知名的知識學問僧,且學養極深、著作豐富、廣化徒眾,非常善於讀書做學問!怎麼會有人自相矛盾地一邊推崇印順導師又一邊否定讀書的文明價值?怎麼會一邊以「中華民國博士比丘第一人」為師又一邊不屑知識學問文明系統?

釋印順(維基百科)

其二是拜出身佛學院系統、長期任教且教導學僧為主的專業教授師為剃度恩師,卻表達出「讀到佛研所又怎麼樣」極度不屑佛學院教育系統的態度。作為長輩,當年就讀佛研所的年代相當接近(不同佛學院學制與修學年制不同,造成出家年份不同卻就學年份相近的結果)的長輩,我頗訝異追隨佛研所出身且長期在佛學院系統任教的師父出家的徒弟晚輩會口出狂言不屑佛研所;怎麼會自相矛盾地一邊以「佛研所出身的專業教授師」為師又一邊不屑佛研所?

或許是因為我自幼至長的同學圈都非常恭敬老師,常常跟老師要好到會師生整群聚餐或課後直接在學校附近的素食店邊吃邊聊的程度,我一直太慣於聽學子對老師講窩心的甜言蜜語及推崇知識學問的文明價值與讀書求知的人生意義,這幾年聽到種種不屑言論才會吃驚。想想看,聽了四十幾年學生對老師與知識系統的正面評價,學生與老師、同學之間能在畢業以後建立長達三十年以上的情誼,突然活到晚年才開始見識到不屑知識系統(間接不屑其導師或恩師)的負面言論,我倒有些適應不良。在我年輕時代,接家教案教學生的話,鐘點費一小時起碼六百元到一千元,佛子家長包的紅包還遠超一般世俗行情,家教學生對家教老師畢恭畢敬。難道是時代變了?還是單純地只是我老了?

難怪我的老同學、老朋友、臉友們常常提起現代學生的求學態度有待OOXX:上課滑手機、翹課去打工或約會以後又事後質問教授怎麼可以把他二一當掉延畢、作業亂抄或叫AI程式捉刀代寫或根本不交作業、考試缺考或被當掉還寫成千上萬字的電郵質問教授怎麼可以給零分或低分(搞不懂這種學生在想什麼;不寫考卷或考卷亂寫再事後洋洋灑灑寄一大堆電子郵件給教授討分數)、論文當成網路文章剪貼簿、……可能我腦袋太古老還停留在半世紀以前的尊師重道與推崇知識學問的社會氛圍?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是我們老一輩的心態。

「吾不屑吾師,吾更不屑學問知識真理與教育系統」可能是後起世代的心態。

難怪我們老一輩出家的總在懸念著佛學院招生困難、縮班減班、招不到新生就收掉系所、募不到款就可能整間關掉之類的事情,看到我就細細念現在出家人口又少又老,僧團與佛學院的少子化衝擊比世俗學校系統還加倍嚴重。因緣法相不一樣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