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冬雨帶來鼻過敏

寫意氛圍於不浪漫的藥罐文

入冬了,鼻子先知道。

噴嚏先發難預警,幾小時發作一次。發癢腫脹,揮霍水份,累積鼻水,漸漸形成阻塞呼吸道的鼻涕。這是台灣之冬。夜半雨來,在如夢似幻的絕美雨聲裏把人驚醒;被鼻塞逼醒。海島高溼度與遺傳體質造就舉國上下至少有七到八成人口有鼻過敏。

面對遺傳性的慢性鼻過敏是典型的消業障人生。鼻子過敏則呼吸道差,呼吸道差就一年到頭感冒。早期民間流行打針與開大量類固醇、抗生素、消炎藥來處理,一吃藥就吃上三天、五天、幾星期。接下來,引進歐美昂貴的大型機器,抽痰吸鼻涕,再把兩支又粗又長的藥水棉棒往病患鼻裏一塞,近而為避免經年累月服用類固醇的嚴重副作用而換藥,改成抗組織胺,交待病患千萬不要過度依賴用藥,以免免疫系統養大耐受性後不斷加重劑量。最後,當上二、三十年藥罐子,每講疾病史時對歷任醫師開藥如數家珍(藥名能背,藥效能分,順便請求醫師開某藥廠新出的第幾代的某某藥),把醫師講到搖頭,決心換治療方法,指導病患日常保養之道:一、自費購買外國新出品的洗鼻機,但是要學會機器保養與換藥水。二、不使用洗鼻機,自己練習用鹽水洗。

幾十年下來,最壞的狀況下曾被建議開刀。剛好有朋友才動刀過,她以親身經驗無奈地說明效果有限。據她所言,雷射切除鼻瘜肉後半年內的確效果很不錯,但是鼻過敏體質不變,生活在台灣高溼度的環境條件不變,半年後鼻瘜肉漸漸長回去,她又開始慢慢重拾頭痛、鼻塞、感冒、昏沉、精神不佳、記憶力變差的過敏生涯。她苦笑說不想再動第二刀,反正效果不持久。

因此,動刀的選項很快就剔除了,剩下一邊用抗組織胺長期抗戰、一邊自理保養的做法。不過,正如醫師預言,身體對抗組織胺會產生耐受性,吃上半年一年後藥效就不如以往,嗜睡等副作用卻在。此外,長期服用早期某些舊版的抗組織胺還有改變人格特質的副作用;歐美醫藥網站一查就有,國內卻很少直接告知病患。什麼辦法都試過了,到底還能怎麼辦?

這時無意間讀了美國新興維他命治療學派的新出版品。它闡述的治病原理很簡單:過敏體質是先天遺傳、不可逆,飲食與營養卻可以後天改善。以大量進食蔬果、增加蔬果攝取比例、適量補充水性維他命等方法提高抵抗力,用以對抗無論怎麼抽血也驗不出個所以然的過敏原。實驗結論是的確有效。

業障消到最後,點滴不吊了,消炎退燒針不打了,努力擺脫掉對類固醇、抗生素、消炎藥、抗組織胺的依賴,剩下增強自體免疫力的維他命。或許是吃素,或許是佛法,或許是保養,或許是懺悔消業障;總之,慢性鼻過敏症狀緩解好轉後頭痛等老毛病也不藥而癒。 

一般而言,過敏人不論發作什麼都不孤單,很快地再過幾天後就會發現民間各地發作、就醫、看診,為此登上健康新聞。下雨本是好事,良雨潤大地,補充民生用水又保證農作豐收。至於如何善調身心處理冬雨引發的過敏就各憑本事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