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鄉愁的冬至湯圓


在機器食品滿街賣的當代,手工菜、純手工食品被視為貴賓菜與昂貴的高級食品;台灣早期局勢完全相反。沒有大賣場出售大量機器加工食品,傳統市場也不賣機器量產的冬至湯圓。以前冬至湯圓有兩種主要來源:一種家家戶戶主婦自己純手工精心捏製,一種花錢上菜市場購買商攤應景推出的純手工湯圓。

祖母身為專業大廚,在世時年年親自掌廚率領全家老少投入捏湯圓運動。除了跑船的家父年年不在場,年幼的我一定會被整屋大人百般哄騙坐上高腳凳動手捏湯圓。不是我手藝多好;而是全家總動員齊聚進行湯圓作業時把最頑皮的第三代抓來乖乖坐著可以免去額外的保姆人力,省事又省心。

「好不好玩?」身為幼童被編派到甜湯圓組,大家輪流問我的總是這句。沒有人期待我下手能捏出什麼絕代美食,小孩子只需要配合專心玩耍、不要離席亂跑就行了。我依稀記得純白麵團與粉紅麵團中我傾向選擇純白組,捏得歪歪扭扭有裂痕被嘲笑,最後乾脆改行藝術創作:或捏出整排綠豆大小的「迷你圓」或放手組裝「兔寶寶湯圓」之類的動物造型湯圓,如入無人之境。没想到三四十年過去了,當年我的即興遊戲儼然已成文創食品風潮下的當紅商品。

祖母留給我很特別的身教,尤其關於飲食。沒有特殊緣起或特殊緣份就不一起吃飯共餐,能被我主動親口邀請一起同桌吃飯的人都是非常特殊的人。可愛的佛子問起吃湯圓沒,這才發現今年草草過節,沒吃。素食湯圓作為台灣深具文化意義的美食代表,種種時髦造型與創新口味不斷上市推出,然而祖母身後留下的純手工美味是再也吃不到了……

覩食思人一生一世,供養十方諸佛無量眾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