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實相畢竟空,第一義實清淨。
《大智度論卷九十五》
如實見者不垢不淨,以是因緣故無垢無淨。無垢無淨者,見諸法實相。又於諸法實相亦不著,是故無垢;諸法實相無相可取,是故無淨。復次,八聖道中不著,是名無淨;除諸煩惱,不著顛倒,是名無垢。
《大智度論卷九十五》
諸法實相,如、法性、法住、法位、實際是平等;菩薩入是平等中,心無憎愛。是法,有佛、無佛常住。
《大智度論卷九十五》
以是因緣故,當知諸法平等中,無分別故無凡夫人;但凡夫人,非實相、不離實相,凡夫實相即是聖人相。是故言:「不但凡夫、不離凡夫,乃至佛亦如是。」
《大智度論卷九十五》
薩不以諸法實相利益眾生,但眾生不知畢竟空故,菩薩教詔令知。
《大智度論卷九十六》
知諸煩惱顛倒實相,所謂性空,是時則無恐怖。
《大智度論卷九十六》
善男子!即當觀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者,所謂一切法不垢不淨。何以故?一切法自性空,無眾生、無人、無我,一切法如幻、如夢、如響、如影、如炎、如化。善男子!觀是諸法實相已,當隨法師,汝不久當成就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九十六》
於三解脫門中應生信心者,是門,諸法實相所入門;離是三門,皆是虛誑、無有實者。汝雖未得,應生大信根力;信根力故,漸具諸根。以離相心求般若波羅蜜者,所謂觀諸法畢竟空,離眾生相、離法相。
《大智度論卷九十六》
復有諸菩薩通達諸法實相故,無所障礙、無有過罪;雖作過罪,亦無所妨。如人年壯力盛,腹中大熱,雖食不適飲食,不能生病;又如有好藥,雖被惡毒,不能為害。如是等因緣故,「汝於師所,莫起嫌恨而自失般若!」如經中說。
《大智度論卷九十六》
破無明不唯一種——有遮令不起亦名為破,有得諸法實相故破無明。又無明種數甚多:有菩薩所破分,有佛所破分,有小菩薩所破分、大菩薩所破分;如先說燈譬喻。又須陀洹亦名破無明,乃至阿羅漢方是實破;大乘法中亦如是,新發意菩薩得諸法實相故亦名破無明,乃至佛無明盡破無餘。是故薩陀波崙於佛法中邪見、無明及我見皆盡故,得名破無明三昧,無咎。
《大智度論卷九十七》
「隨一切堅固三昧」者,諸法實相名堅固;得是三昧者,隨諸法實相,不隨餘法。
《大智度論卷九十七》
復次,諸小菩薩未得諸法實相,魔及惡人能壞;若得無生法忍、住諸菩薩神通力,無能破者。如小樹栽,小兒能破;大,不可破。
《大智度論卷九十八》
善男子!佛說諸法如幻、如夢。若有眾生如實知,是人不分別諸法若來若去、若生若滅;若不分別諸法若來若去、若生若滅,則能知佛所說諸法實相。是人行般若波羅蜜,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真佛弟子,不虛妄食人信施,是人應受供養,為世間福田。
《大智度論卷九十九》
諸法實相,所謂性空、無所得、空等諸法門。
《大智度論卷九十九》
離是有、無二邊,處中道,即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佛。何以故?得是諸法實相,名為得佛。
《大智度論卷九十九》
佛法身相:上種種因緣說諸法實相,是諸法實相亦無來無去,是故說「諸佛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若人得諸佛法身相,是名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一切智故名為近,以相似故。般若波羅蜜名諸法實相;若能如是行,是為行般若波羅蜜真佛弟子。真佛弟子者,得諸法實相名為佛;得諸法實相差別故,有須陀洹乃至辟支佛、大菩薩;須陀洹等乃至大菩薩,是名真佛弟子。
《大智度論卷九十九》
得此諸法平等,又於平等離,安住空中,空中則不動——戲論不能動,諸煩惱山亦不能動,無常時亦不能動。所以者何?於一切法得實相故。菩薩住是二空,得不動般若波羅蜜,是則究竟。
《大智度論卷一百》
若有念,即是有相著處;是故說:「諸法無念故,當知般若波羅蜜亦無念。」無動相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諸相滅故。
《大智度論卷一百》
是故般若波羅蜜中無是一切邊,但聞諸法實相無入無出。
《大智度論卷一百》
薩陀波崙得聞曇無竭所說法,得諸法中大智慧明,所謂種種諸法實相門。諸法平等——平等是智慧,入薩陀波崙禪定心中,變為三昧。
《大智度論卷一百》
菩薩得是般若波羅蜜實相,所謂一切法性空、無所有、寂滅相,即欲滅度;以方便力故,不取涅槃證。是時,作是念:「一切法性空,涅槃亦空,我今於菩薩功德未具足,不應取證;功德具足,乃可取證。」是時,菩薩以方便力,過二地,入菩薩位;住菩薩位中,知甚深微妙無文字法,引導眾生,是名方便。
《大智度論卷一百》